三河:医养融合赋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内,老人们有的散步聊天,有的在上兴趣班,生活悠然自得。10月13日,这里举办了“爱在重阳 忆满燕达”的庆典活动,大家欢聚一堂,载歌载舞,欢度佳节。
徐家炳跟老伴儿从2019年开始住在这里,“刚退休时我们转遍了北京的养老院,后来到这里参观后,非常喜欢,就搬了过来。这里环境好、设施齐全、交通便利,住着舒服!”
如今,越来越多的北京老人像徐家炳一样选择到三河养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三河市紧紧依托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创新举措,着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以“燕达国际健康城”为龙头,科学布局养老产业,积极承接北京养老功能疏解,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燕达国际健康城位于三河燕郊,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集医疗与养老于一体。河北燕达医院、医学研究院、医护培训学院、燕达国际酒店、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五大板块融“医、护、养、学、研”为一体,独家首创养老中心与综合医院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其中,按照卫生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建设的燕达医院是核心板块之一。其全力打造的心血管、肿瘤两大重点学科,汇集了众国内外著名医学专家,多项医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7年1月5日,燕达医院正式实现北京社保持卡直接结算,为在燕郊居住的40万北京社保居民和在燕达养老居住的京籍老人就近就医提供了便利。
今年8月,河北燕达医院与北京朝阳医院携手举办了京冀医教研协同发展座谈会暨燕达·朝阳合作7周年系列主题活动。合作共建7年来,北京朝阳医院累计向河北燕达医院派出162名专家。截至2020年底,朝阳医院团队在河北燕达医院服务患者总量近24万人次,覆盖了17个临床专科;累计开展手术例数6964例。如今,燕达医院已成为京冀两地居民的热门医疗选择之一。
燕达独具特色的医养融合模式让老年人更安心。在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房间里沙发、床头、厕所等角落都有呼救器,突发急病时一摁,医护人员很快就能上门查看,并送到只有一墙之隔的燕达医院诊治。养护中心在借鉴国外的CCRC(持续照料退休社区)养老模式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造和创新,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燕达养老模式,让“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成为现实。如今,养护中心共有5000余位老人,其中京籍老人占比超过98%,成为国内单体运营规模最大的全程化持续照护养老社区。
以燕达国际健康城为龙头示范,三河市积极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全面提高健康养老服务能力,在更好地承接北京市优质养老资源向该市延伸布局的同时,大大提升了本地居民的养老服务水平。截至目前,三河市共有养老机构8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3家、社会办养老机构5家,养老床位8902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116个,实现了全覆盖,其中高标准服务站24个。三河市37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京冀异地住院直接结算,门诊直结业务已开通14家。今年前三季度,北京参保人员在三河市跨省异地就医门诊住院直接结算9754人次,医疗总费用约1.03亿元,统筹支付约6797万元。其中门诊直接结算5813人次,住院直接结算3941人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