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结束,关于社保的话题很多。最近我们国家的两会已经圆满地结束,在两会当中提到了很多关于民生的热点问题,而其中关于社保和养老的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在2022年3月5日,国家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将会适当地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标准。相信很多退休老人在听到这一消息之后,心里都是非常高兴的,因为这意味着今年养老金的上调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而且今年特别强调了城乡居民养老金的上调。要知道在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是没有提到城乡居民养老金的上调的,这也意味着国家已经注意到了参保城乡居民养老金的这部分人群。


  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地区公布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调整标准。比如说长沙上调了十元,由原先的每人每月218元调整到228元。而江苏省上调了14元,由每个人每月的173元提高到了187元。贵州省也在上调,上调的幅度比较大,由每人每月的98元提高到113元。从这些地区的动作来看,调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待遇已经成了大势所趋。虽说单从退休金的待遇上来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没法比的。但是因为缴纳的年限和缴费基数不一样,所以这两个保险也是没有可比性的。那么缴纳城乡居民保险的这些人如果想提高自己退休金的话,应当怎么去做呢?


  首先第一点就是延长参保人的缴费年限。我国的养老金一直秉承的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参保城乡居民养老金退休等年龄是60周岁,所以如果想在退休前顺利地领取养老金,就必须60周岁之前累计缴纳养老保险满15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一年一缴,累积起来并不轻松,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尽早地去参保。缴费的时间越长,在计算养老金待遇的时候也会更多。


  其次就是选择更高的档次去缴费。相比起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整体缴费水平是比较低的,但是缴费的档次也更多,选择也更灵活。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保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最好的档次去缴费。在退休的时候计算养老金待遇也会更多。


  最后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断缴,虽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不一样,但这个保险是可以补缴的。是在补缴的时候,参保人是没有办法享受到政府补贴的,这也意味着会损失一部分钱。不仅如此,缴费的年限也没有办法算在加发基础养老金的年限当中。这也会直接导致基础养老金的额度被降低。所以大家如果想有一个更好的晚年生活,在计算养老金待遇的时候能够到手更多钱,最好还是要连续缴费,不要中途断缴。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养老金缴费达到价值最大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迎来调整,对于广大的退休老人来说,是非常不错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