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深圳市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若干问题处理办法》和《广东省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深圳职工养老保险开始并入广东省级统筹项目。这个正式日程从2022年8月5日开始执行,而实际上,广东的省级统筹开始的时间还要提前到2021年1月1日。从深圳当前的实施情况来看,2025年很难实现和广东的养老金算法完全统一。


  虽然深圳市正在执行的统一项目,关于过渡性养老金的计发办法、视同缴费指数确定办法以及规范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及标准等,已基本与广东省实现并拢和靠齐。但是,深圳和广东省实现统一的最大难点,仍是最低缴费基数的下限和养老金计发基数。


  其中深圳市今年的最低缴费基数为4492元,仍全省最低。差不多为全省全口径社平工资的49档,低于广州市的最低60档;而深圳市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却仍然遥遥领先,去年就高达11010元,至少高广东省1800多元。这就是深圳社保一直所拥有的一定优势,即缴费基数下限相对偏低,缴费压力较小,却能在退休的时候享受领先的计发基数。


  不过,随着广东省级统筹任务的全面实施和落地,深圳的高养老金计发基数和低缴费基数的优势,也正在慢慢消失。


  比如2023年,广东省的计发基数增长率差不多4%,而深圳市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增长率只有2%。很明显,就是深圳的计发基数增长要放缓,以逐步过渡一致到广东省的计发基数。而另外一个低缴费基数的优势也同样在消失,比如,深圳市在去年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实现了最低缴费基数的三级跳。分别从2360元上调到3523元和最新的4492元,最新的缴费基数下限上涨了近90.3%。


  当然,这些变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尽快完成省级统筹的实施要求,深圳市的养老金算法要尽快过渡到与广东省一致。


  至于什么时候,深圳市的养老金算法能完全和广东省的一致?其实,最低缴费基数相对统一比较容易,因为深圳已经从最低缴费26档,上调到目前的49档。所以,预计深圳最快于今年或者明年的7月1日,就能实现最低缴费基数的全省统一。


  实际上,深圳与广东省统一的最大难题,是养老金计发基数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省市一致。核心原因就是深圳目前的养老金计发基数,要远高于广东省。所以,省级统筹虽然执行到今年差不多四年,而深圳的退休人员在办理的时候,仍要和广东省的算法进行比较计算。


  当然,这个比较计算就高不就低的待遇计算原则,早在2022年,深圳市关于规范省级统筹的若干问题处理办法就明文规定了。


  深圳市关于省级统筹若干问题处理办法


  下面,我们就具体的数据分析来看看,深圳和广东省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差距究竟有多大。比如去年深圳的计发基数为11010元,而广东省的计发基数为9028元。两者相差了1982元,相差比例达21.95%。而2024年广东省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为9307元,增加了279元,增长率为3.09%。即使深圳2024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增长率为1%,其计发基数依然能够达到11120元左右,仍比广东省高1813元,相差比例约19.5%左右。


  广东在使劲追赶深圳的计发基数


  如果未来几年,广东省的计发基数增长率继续保持去年3.09%不变,而深圳按照1%的增长率来计算的话。预计差不多要在2033年左右,广东省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才有可能逐步赶上深圳。最极端的情况,即使深圳市的计发基数从今年开始不再增长了,广东省差不多也要到2030年才能赶上深圳去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11010元。


  综上所述,根据目前深圳和广东省的增长趋势,关于最低缴费基数的统一,预计深圳最快明年,就可过渡到全省全口径社平工资的60%,以保持和广州一致。但是,目前差别最大的养老金计发基数,预计最快也要到2030年才能逐步实现深圳和广东省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