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企业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辽宁省总的来说在养老金的计算上与国家要求一样,但也有自己和其它省份不一样的地方,至少东北三省的计算方法完全不同。按照国家规定,养老金由下列三部分构成。


    基础养老金

  这是最大的一部分,你的退休金最大的百分比,一般超过60%都是这部分贡献的。其来源就是国家统筹资金,这部分资金有一部分是你上班期间企业为你交的养老保险,占你工资基数的16%。 如果你是自由职业者,自己缴纳的60%会划入社会统筹的这个大池子里。


  这部分养老金的计算有点复杂,国家的公式是这样:


  基础养老金=上一年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1+个人缴费工资平均指数)/2*工龄*1%


  但辽宁省自己的计算方法是:


  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1+个人缴费工资的平均指数)/2*全部工龄*1%


  这里的计发基数和上一年的在岗平均工资接近,但会低于全社会的在岗平均工资,这一点辽宁与其它省不同,可能减少统筹资金的压力,毕竟辽宁是老工业基地,老产业工人众多, 退休人员基数庞大。这个数据每年辽宁的社会保障厅会公布。下面列出最近三年的数据:


  年份


  地区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辽宁省


  6720


  6987


  7201


  沈阳


  7982


  8141


  8266


  大连


  8520


  8690


  8823


  假如你2025年退休,那你计发基数就先选择2024年的,等2025有更新,你会有补偿。但原理和上一年的社会平均工资是一样的。


  由上表可以看出,单独把沈阳和大连拿出来,是因为它们不参加全省的平均,并且它们的退休职工是单算的,这对于这两个城市的人是一种倾斜。我计算过黑龙江的,不论哈尔滨或大庆的平均工资有多高,都是采用全省的平均工资。


  上面的个人缴费工资的平均指数的计算,国家的规定是,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al/Al+a2/A2+……+an/An)÷N


    公式中,al、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缴费工资额;


    Al,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


  N为企业和职工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但辽宁的计算方法稍有不同。


  辽宁规定2005年底前的个人历年缴费指数按本人自然年度缴费基数除以对应年度省职工平均工资计算;2006年1月1目以后的历年缴费指数,按本人自然年度缴费基数除以对应年度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将两个阶段的指数求和,然后除缴费年限。


  全省年度职工平均是全口径的,工资要低于在岗职工的平均数,所以2006年前的指数是划算的。如果你要计算你的个人平均指数,你需要登录社保网,然后下载你的每年的缴费基数,然后找到辽宁省从1996年到你退休的前一年的省平均数据,就可以求出,方法是指数求和,然后除以这段时间的年数。


  注意:辽宁规定退休当年不计算缴费指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

  这部分的资金归属你自己,如果死了,家人仍然可以继承。其来源于你上班期间扣掉缴费基数的8%,作为你的个人养老保险。 辽宁省是在1996年1月开始建立个人账户,你的个人账户经过近30年的累计,就是最低档也至少7万元以上,如果连续缴费没有中断的话。 对于自由职业者,由于档位可以控制,自己会非常清楚交了多少钱计入个人账户,因为40%的月缴费会进入个人账户。假设某年辽宁的全省平均工资是6000元,对于灵活就业者要交20%作为养老保险,如果你选择60%的档,则这一年每个月你要缴纳6000*60%*20%=720元, 其中720*60%=432元属于统筹基金,进入你个人账户的只有720*40%=288元。因此任何人登录辽宁社保app都可以查出自己的累计余额。这个余额的大小决定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多少。因为这部分养老金的公式是: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是和你的退休年龄有关,详见下表:


  退休年龄


  计发月数


  50


  195


  52


  185


  54


  175


  55


  170


  56


  164


  59


  145


  60


  139


  61


  132


  62


  125


  63


  117


  常用的是50岁, 55岁和60岁的应发月数。


  对于60岁退休得人,其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退休公式是:


  个人账户退休金=个人账户退休时候的总额/139


    过渡养老金

  过渡养老金是历史的产物,只有工龄超过30年的人才有过渡养老金。因为辽宁省是在1996年一月建档,即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实行。所以1996年前参加工作的人才会有过渡养老金,这部分的计算各省的计算方法都不完全相同。


  辽宁省是以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基数乘以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再乘以过渡系数1.4%。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基数前面已经给出是计发基数*(1+个人缴费工资的平均指数)/2


  因此辽宁的过渡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


  过渡养老金=退休当年的计发基数*(1+个人缴费工资的平均指数)/2*视同缴费年限*1.4%,


  这个过渡系数是取得最高的,有的省只取1.2%。这点为辽宁省点赞。


  如果你看懂了上面的基础知识,就可以自己计算养老金了。下面我们以一个例子来模拟一个2025退休的企业职工,考虑他的养老金的情况,假定他是不打算延迟退休的。下面的表格是他的基本情况:


  出生月份


  1965年5月


  退休月份


  2025年5月


  参加工作时间


  1984年7月1号


  个人建账时间


  1996年1月


  累计工龄


  40.83


  视同缴费工龄


  11.5


  辽宁2024年计发基数


  7201


  个人缴费指数


  0.65


  预估个人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


  79000.00


  套用上面的公式:


  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1+个人缴费工资的平均指数)/2*全部工龄*1%


  =7201*(1+0.65)/2*40.83*1%


  =2425.64


  个人账户退休金=个人账户退休时候的总额/139


  =79000/139


  =568.35


  过渡养老金=退休当年的计发基数*(1+个人缴费工资的平均指数)/2*视同缴费年限*1.4%


  =7201*(1+0.65)/2*11.5*1.4%


  =956.47


  因此这个人的退休后的下一个月领的养老金是: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养老金


  =2425.64+568.35+956.47


  =3950.36


  这位职工四十多年的工龄退休金没有到四千,主要原因是指数才有0.65, 如果换成1,并且假定不是鞍山而是大连,我计算的结果是4962。当然前提是在大连的1的指数,对应的个人账户也会高许多,大约是120000, 你自己尝试一下,是否是这个结果。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因此不要中断缴费,因为会影响工龄。多缴可以提高指数,还可以提高个人账户余额。辽宁毕业的大学生尽量去大连或沈阳工作,退休的时候就有差别了。对于自由职业者,早期适当提高缴费档次,可以提高指数,从而退休金提高。因为早期交的钱少,对于前期相同的指数,后面交更多的钱才能得到相同的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