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快就到9月份了!
肥还没减成功,
梦想还没实现,
房子首付还没攒够……
再问点实际的,这个月工资涨了吗?

  好消息来了


  这类企业员工


  每人每月可以领取140元补贴!


  连续领取12个月!


  “以工代训”补贴标准为


  每人每月140元


  为深入推进沈阳市产业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通过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援企稳岗保就业,市人社局将继续实施稳岗扩岗专项支持计划,将“以工代训”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今年12月份。9月9日,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对此项政策相关问题予以详细解读。


  问:什么是“以工代训”?


  答:指企业利用自有场地、生产设备,让职工边工作边进行生产的技能培训。


  问:“以工代训”补贴是如何申领的?


  答:受疫情影响出现生产经营暂时困难的企业,可按月到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领。申领材料主要包括企业职工工资发放凭证、以工代训企业信息等。


  问:企业可否委托中介服务机构等代办“以工代训”补贴申报?


  答:不可以。以工代训补贴须由企业自主申报。


  问:企业“以工代训”补贴能申领几个月?


  答:根据我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情况,自2021年1月起,补贴期限不超过12个月。


  问:“以工代训”补贴申领方式有哪些?


  答:实施“以工代训”补贴形式有二种:一是符合条件企业自主到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领;二是通过大数据筛选,对在就业、诚信等方面表现优秀的中小微企业采取“免申直补”。


  问:什么叫“免申直补”?


  答:顾名思义,就是“免申请、直接补”。为使资金更快更精准直达企业,我们免去企业申请环节,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对截至2021年1月31日≤50人的企业通过数据比对,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优质诚信企业,直接将补贴资金打入其银行基本账户,实现“免申请、零审批、秒到账”,使政策红利最大范围地覆盖到全市中小微企业。


  问:对大型企业“以工代训”补贴是如何规定的?


  答:结合我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情况,我们对大型企业实行分级限额补贴制度,确保有限财力发挥出最大功效。补贴限额为1001-3000人、3001-5000人、5001-7000人、7001-10000人、10000人以上企业分别给予最高限额为350万元、500万元、600万元、800万元、1000万元的培训补贴。


  问:“以工代训”补贴标准是多少?


  答:“以工代训”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40元。


  问:如何审核确定符合补贴条件的企业?


  答:实施“以工代训”补贴,主要目的是支持受疫情影响暂时经营困难,具有良好信誉,守法经营的优质企业,帮助其减负担、稳岗位、扩就业。我们主要通过与社保数据进行比对,确认企业是否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与市税务局进行数据比对,确认企业是否依法缴税;与市信息中心进行数据比对,确认企业经营信用记录是否良好等等,优中选优筛选企业进行补贴。


  问:如何做好“以工代训”培训?


  答:企业可自行设计培训计划、安排课程内容(建议将疫情防护、安全生产等知识纳入培训课程),采取线上课程、师带徒、岗位实操等多种形式开展以工代训。企业职工通过边工作边提高技能水平,满足其技能水平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需要。


  除此之外还有这些补贴


  可以申请!


  毕业生入职这个行业,


  可获4-6万元补贴!


12月底前
全市培训养老服务人员1000名
对符合条件的入职养老服务机构、
直接从事一线养老护理服务工作的
全日制高等院校、高职、
中职学校毕业生
给予4-6万元的一次性入职补贴

  沈阳市推动品质养老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沈阳市推动品质养老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大力推进我市养老服务品质化发展,不断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结合我市实际,确定2021年重点工作如下:


  1.启动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在和平区、沈河区、大东区等9个区的100个社区启动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为符合条件的高龄、失能、失智、贫困老年人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中的老年人提供免费居家养老服务。12月底前,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经验推广。


  2.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在109个村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鼓励试点村大胆探索创新,通过邻里互助、亲友相助、志愿服务等模式,重点发展互助性养老服务。12月底前,确保试点村互助性养老服务取得扎实成效,对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形成符合农村老人实际需求、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3.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9月底前出台实施方案,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12月底前,完成20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4.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在和平区、沈河区、铁西区等7个区开展智能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和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工作,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增设护理床、呼叫应答、智能床垫等设施设备,依托养老服务机构将专业化居家养老照护服务延伸到家庭。12月底前,启动智能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和家庭养老床位试点。


  5.实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三年配建达标工程。由各区县(市)制定达标计划,多渠道筹措房产资源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已建成居住区按照每百户建筑面积不低于25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养老服务设施。12月底前,完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面积缺口任务3. 17万平方米。


  6.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园区内)工程。按照《沈阳市老旧小区改造(园区内)三年行动工作方案》要求,对1723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完善小区内适老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增设健身器材等生活娱乐设施。12月底前,完成121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


  7.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切实改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条件,提升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对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的专业照护能力。发挥农村中心敬老院辐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敬老院增加日托、上门服务等功能。12月底前,启动于洪区、沈北新区等地区8家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工程。


  8.推动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贯彻落实《进一步提高特困供养机构服务保障水平工作实施方案》,深入开展调研,鼓励有条件的公办养老机构通过承包运营、委托运营等方式,引入企业或社会服务机构参与运营管理。12月底前,公办养老机构床位利用率达到40%,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供养率达到100%。


  9.推动医养结合发展。扩大安宁疗护试点,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签约服务。调研各地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经验。12月底前,增加安宁疗护试点机构5-10个,确保全市新增养老机构能够以多种方式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10.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举办全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启动养老服务人员“千人培训计划”,加大养老服务管理型、护理型人才培养力度。12月底前,全市培训养老服务人员1000名,为符合条件的入职养老服务机构、直接从事一线养老护理服务工作的全日制高等院校、高职、中职学校毕业生给予4-6万元的一次性入职补贴。


  11.开展养老服务机构星级评定。对《沈阳市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站星级评定办法》进行修订完善,并组织实施,按照《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对我市养老服务机构开展星级评定。12月底前,完成养老服务机构星级等级评定工作。


  高层次人才在沈阳购房,


  公积金最高可贷240万


  沈阳的高层次人才且夫妻双方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至少有一方为高层次人才),首次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在沈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按照现行政策计算,贷款最高限额将达到240万元。昨日,沈阳发布高层次人才住房公积金支持政策。


  公积金可按缴存上限缴纳


  高层次人才(A、B、C类)和经认定的其他符合条件人才住房公积金实际缴存基数,未达到沈阳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的,其所在单位可按缴存基数上限核定缴存。


  可享受1.5—4倍的贷款额度


  高层次人才(A、B、C类)和经认定的其他符合条件人才首次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在沈阳市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贷款限额最高可放宽到当期贷款最高限额的1.5-4倍。


  其中:高层次A类人才单方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调整为单方职工公积金贷款当期最高限额的4倍;高层次A类人才夫妻双方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至少有一方为高层次A类人才),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调整为夫妻双方职工公积金贷款当期最高限额的4倍。


  高层次人才A类夫妻双方


  公积金最高可贷240万元


  按照上述政策,高层次A类、B类、C类人才单方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分别调整为单方职工公积金贷款当期最高限额的4倍、3倍、2倍,按照现行政策计算,贷款最高限额分别为160万元、120万元、80万元。


  高层次A类、B类、C类人才夫妻双方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至少有一方为高层次人才),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分别调整为夫妻双方职工公积金贷款当期最高限额的4倍、3倍、2倍,按照现行政策计算,贷款最高限额分别为240万元、180万元、120万元。


  经认定的其他符合条件人才单方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调整为单方职工公积金贷款当期最高限额的1.5倍,按照现行政策计算,贷款最高限额为60万元。


  经认定的其他符合条件人才单方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调整为单方职工公积金贷款当期最高限额的1.5倍,按照现行政策计算,贷款最高限额为60万元;经认定的其他符合条件人才夫妻双方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至少有一方为经认定的其他符合条件人才),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调整为夫妻双方职工公积金贷款当期最高限额的1.5倍,按照现行政策计算,贷款最高限额为90万元。


  沈阳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便利服务


  沈阳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各管理部办事大厅开通了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开展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和上门服务,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优先办理、就近办理、便捷办理的住房公积金服务。同时推进公积金业务“全程网办”“掌上办”“跨省通办”“一窗办”“上门办”“一站办”,加快实现“六位一体”服务模式,充分满足企业和群众多元化办事需求。


  上述政策措施自印发之日起执行,政策执行期限按《沈阳市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新修订)》规定执行。


  赶紧告诉更多人吧~


来源:沈阳网、沈报全媒体记者:韩冰、辽宁日报

  编辑:王佩璇


  出品:沈阳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沈阳网)


最新发布!事关中秋、国庆假期!

  沈阳市疾控中心发布最新提醒!这类场所控制入场人数!


  放假通知!需调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