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各地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情况一览(2025年最新)
湖南省共有 13 个地级市和 1 个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其中,13 个地级市分别为: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邵阳市、岳阳市、常德市、张家界市、益阳市、郴州市、永州市、怀化市、娄底市。
湖南经济稳居中上
湖南虽然是中部省份,但经济其实还是蛮能打的,2024 年 GDP 生产总值达 53230.99亿元,长年作为5万亿俱乐部中的一员,同比增长4.8%,总量在全国排第 10位,也算稳居中上。
湖南2024年各地市的GDP情况如下图
下面再看看人均GDP最高的市是长沙,省会城市,理所应当。人均GDP最低的市是湘西州,少数民族地区,情有可原。
湖南人口形势严峻
2024 年末,湖南省常住人口为 6539 万人,较上年减少 29 万人,连续三年呈现负增长态势。
全年出生人口 38.6 万人,出生率 5.89‰;死亡人口 58.5 万人,死亡率 8.9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3.04‰,降幅较 2023 年收窄 0.04 个千分点。城镇化率 62.07%,城镇常住人口 4059 万人(增加 42 万人),乡村人口 2480 万人(减少 71 万人)。
全省人口结构持续深化老龄化趋势,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 23.49%,较上年提高 1.26 个百分点;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 16.46%,已成为全国老龄化程度较高省份之一。0-15 岁人口占比 18.06%,较 2023 年下降 0.78 个百分点,生育持续低迷;16-59 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 58.45%,连续多年呈递减趋势。
数据显示,湖南人口总量延续净流出态势,出生人口较 2023 年减少 0.9 万人,但死亡率增速有所放缓。尽管三孩生育政策及地方补贴措施(如郴州资兴、怀化溆浦等地发放生育补贴)逐步落地,短期内仍未能扭转人口负增长趋势。全省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超全国平均水平,老龄化加深对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持续压力。(数据来源:湖南省统计局 2025 年 3 月发布的《202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卫生健康部门公开信息)
下面言归正传
之所以讲上面内容,养老金跟当地财政和人口结构息息相关,特别是城乡居民养老金高低,直接关系到最基层退休居民的幸福指数。
2024 年国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 123 元,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2025年全国最低标准达143元/月。
湖南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目前为151 元 / 月。(2024年11月,湖南人社官网“致广大城乡居民的一封信”,暂未有2025年更新)。具体执行中,各市州、县市区可在省级标准基础上自行提高本地标准,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承担。
下面,我们按照GDP排名挨个看下各地市情况。
1.长沙市:目前最新可查2024年7月长沙人社官宣,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276元(长沙县281元)
2.岳阳市。2024年10月岳阳县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148.6元。目前应该执行的是省标准每人每月151元。
3.常德市。未查到官方信息,目前执行的应该是省标准每人每月151元。
4.衡阳市。目前执行的是省标准每人每月151元。
5.株洲市。目前芦淞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203元。
6.郴州市。目前执行的是省标准每人每月151元。
7.湘潭市。目前执行的是省标准每人每月151元。
8.邵阳市。2024年7月1日起,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161元。(其中:城步163元/月、新宁163元/月、绥宁164元/月)
9.永州市。未查到官方信息,目前执行的应该是省标准每人每月151元。
10.益阳市。未查到官方信息,目前执行的应该是省标准每人每月151元。
11.娄底市。2024年7月1日起,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159元。
12.怀化市。目前执行的是省标准每人每月151元。
13.湘西州。未查到官方信息,目前执行的应该是省标准每人每月151元。
14.张家界市。未直接查到官方信息,但间接可推得,目前执行的应该是省标准每人每月151元。
综上所述
湖南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已形成 “省级统筹 + 地方补贴” 的差异化格局。全省统一执行最低标准 151 元 / 月(2024 年提标),长沙、邵阳等地通过地方财政补贴显著提升保障水平,其中长沙市基础养老金达 276 元 / 月(县市区最高 281 元),居全省首位;邵阳市部分县(城步、绥宁)执行 163-164 元 / 月。省级政策同步优化缴费激励机制,新增 4000-6000 元高档缴费档次,强化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导向,困难群体保留 100 元最低档并享受代缴补贴。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明显,长株潭地区依托财政实力实现待遇领先,其他地市以省级标准为基础,部分县市区探索差异化补贴。整体呈现 “省级托底、地方提升、激励增收” 的多层次保障体系,既筑牢民生底线,又引导居民通过持续缴费提升养老品质,未来将随经济发展动态调整,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差距。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