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款引发的"养老踢皮球"
拆迁款引发的"养老踢皮球"
王大爷有两个儿子,
兄弟俩成家后都搬离了老宅。
老人独居乡间老屋多年,
直到老房子成了"危房钉子户"。
老人提议"流动养老",
两家儿子一合计达成协议:
大哥承包养老送终,遗产全归长子。
谁知剧情反转,
几年后老宅拆迁获赔几十万,
王大爷看小儿子生意失败欠债,
直接把"养老本"全给了小儿子。
这下捅了马蜂窝!
大儿子气得把老爹关门外:
"钱都给弟弟了,找他要赡养去!"
可小儿子家底早被掏空,
上演现实版"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可怜的王大爷成了"人形皮球",
被两个儿子踢来踢去。
子女赡养父母就像太阳东升西落,没得商量!
就算签过"养老协议",
就算老人把家产全给隔壁老王,
子女照样得端茶倒水。
《民法典》第26条和第1067条明文规定:
弃老不行!
老人的财产不等于赡养交换券
法律说得明明白白:
继承权可以放弃,赡养义务不能丢!
就像不能因为没分到蛋糕就饿着亲妈,
子女的赡养责任是铁板钉钉的。
给大儿子普法:
关老爹门外可能涉嫌遗弃罪;
劝小儿子:拿钱时手快,养老也得腿勤。
最后王大爷也醒悟:
养老钱要留"过河钱",全给子女风险大。
大儿子红着脸接回老爹,
小儿子签下"分期养老"协议。
现在王大爷的养老方案升级成2.0版:
大儿子管吃住,小儿子按月交"养老费",
院子里又有了欢笑声。
所以,这事告诉咱:
老人家庭 财产分配要留后手,
建议老人采用"分家不分权"策略,
可立遗嘱附赡养条件,
或保留部分财产作为养老保障。
白纸黑字要谨慎:
家庭协议别踩法律红线,
最好找公证处或律师把关。
温馨提醒:赡养父母就像银行储蓄,
年轻时父母给我们存了无价的爱,
等他们老了,该是我们连本带利回报的时候了!
毕竟,我们今天怎么对待父母,
明天孩子就怎么对待我们。
#赡养老人#?#赡养那些事#?#你如何赡养老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