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信保险吗?险变“养老险”,西安男子质疑保险公司欺诈--
2025年2月,陕西西安——近日,西安市长安区的一位父亲谢先生向媒体反映,他为了给女儿攒大学学费,于十年前购买了一份教育保险,如今保险期满却遭遇提取难题。谢先生愤怒地表示:“这不是欺诈吗?当初说好的存够十年又有收益又能取本金,现在却告诉我得等到女儿60岁才能取!”面对谢先生的质疑,保险公司方面要求其提供业务员当初承诺的证据。
据谢先生介绍,事情发生在2016年。当时,他经亲戚介绍认识了太平洋人寿保险的保险员何某。何某向他推荐了一款名为“东方红·状元红”的教育保险,声称这款保险是专为孩子教育规划设计的,每年只需交一万,交满十年,等孩子18岁上大学时就能连本带息全部取出。谢先生考虑到既能存钱又能增值,便决定购买这份保险。
谢先生告诉记者,他当时在一家饭店做厨师,月收入5000多元,平时很难存下钱。但为了女儿的未来,他决定咬咬牙,每年缴纳1万元保费。从2016年2月10日开始,他连续十年,每年都在保险账户里存入1万元,累计投入了10万元。这十年间,他无数次幻想着女儿上大学时,能够顺利取出这笔钱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
然而,2025年2月,当谢先生的女儿即将迎来高考,他急需用钱时,却遭遇了晴天霹雳。他联系太平洋人寿保险客服询问取钱手续,却被告知这笔钱现在取不出来。客服人员告诉他,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他女儿的这款保险在上大学的四年间每年只能取出2000余元,其余的本金需要等到女儿60岁才能提取,而平时每年也只能取出数百元的收益。
谢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如遭雷击。他多次致电太平洋人寿客服交涉无果,最后向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反映了这一情况。谢先生表示:“我当时就懵了,这跟当初说的完全不是一回事!我存的这10万元,本来是为了女儿上大学用的,现在却告诉我得等到她60岁才能取。那我存这笔钱还有什么意义?”
2025年2月24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陪同谢先生来到了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滦镇营业点。工作人员再次向谢先生解释了保险合同的条款,并强调每一份保险都是根据当事人的实际要求来设定的。合同签订后还留有10天的犹豫期,可以反悔。但谢先生表示,他当时是因为信任熟人,才没有仔细阅读合同就在对方指定的地方签字填空了。而且业务员何某现在已经失联,他无法提供对方当初承诺的证据。
面对谢先生的困境和质疑,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认为,如果谢先生所描述的属实,那么保险员何某的行为已经涉嫌销售误导。赵律师指出,保险员隐瞒了本金返还期限的关键条款,虚构了“连本带息取出”的收益承诺,并利用熟人关系弱化了投保人的审查意识。这些行为已经违反了《保险法》第116条的规定,即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在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也不得对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
赵律师还表示,因保险人员是亲戚朋友关系,导致谢先生轻信并降低了对保险条款的审查意识和警惕性。在未知全貌、非真实意思情况下仓促订立合同显然是不负责任的。依据《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可对保险员个人处以罚款、吊销业务许可证或从业资格证书等处罚;对保险公司也可处以罚款、限制业务范围、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业务许可证等处罚。
谢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类似“存钱容易取钱难”的保险纠纷频发,背后暴露了保险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条款陷阱:许多教育险产品将“生存金领取时间”设计得极为严苛,表面宣传“专为教育规划”,实则将大额资金锁定期延至几十年后甚至投保人退休年龄;熟人营销套路:保险公司常利用“亲戚朋友”关系降低消费者警惕性;流动性风险被掩盖:教育险本质是长期储蓄型保险,但业务员多夸大“存取灵活”,隐瞒提前退保的高额损失。
谢先生的故事撕开了保险行业“销售误导”的冰山一角。当教育规划变成“60岁养老计划”,损害的不仅是家庭财富更是消费者对行业的信任。对此,监管部门应当重拳整治乱象,加强对保险行业的监管力度;保险公司也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不能只盯着业绩还要注重服务质量和诚信经营;消费者自身也要不断提升金融知识水平,别轻易被花言巧语迷惑。在购买保险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保险条款尤其是免责、特别提示等条款,并将保险人员的承诺落到合同中。如果保险人员做出了与合同条款不符的承诺应特别注明并确保有证据可以证实。
此次事件也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许多网友表示自己也曾遭遇过类似的保险陷阱,并对保险行业的诚信问题表示担忧。有网友留言说:“保险本来是个挺好的事情,但是保险业务员为什么就是骗人呢?故意隐瞒合同真相这不是诈骗是什么?”也有网友呼吁大家要理性投保真正了解保险产品的条款和保障范围再做出决定。
截至发稿时,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方面仍未就此事给出正式回应。谢先生表示他将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也将持续关注此事的进展并为大家带来最新的报道。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