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善意遭遇“掉粉”,谁在恐惧劳动者的尊严?


  前几天,我在头条转发刘强东为京东快递员缴纳全额五险一金的文章,并感慨“这才是企业的良心”,不料评论区炸锅,甚至意外掉粉。有人冷嘲:“资本家的洗白你也信?”有人质疑:“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还不是消费者买单?”更有人直言:“快递员要什么退休金?多给现金才是实在!”


  这场争议背后,刘强东的“养老保险承诺”看似动了快递员的“蛋糕”,实则戳中了更深层的利益暗礁。


一、资本的“原罪”与公众的情绪撕裂

  刘强东高调宣布京东1200名快递员退休后可领取数十万公积金、每月5350元养老金和医保,并呼吁全行业效仿。这本是劳动者权益的进步,却因“资本”标签被天然质疑。


  公众对巨头的信任早已被“算法压榨”“外包规避社保”等乱象消磨殆尽。当刘强东以“反压榨”姿态出现时,许多人本能地将其解读为“公关话术”——毕竟,过去太多企业一边宣扬社会责任,一边克扣员工福利。这种情绪撕裂,本质是公众对资本“伪善”的集体不信任。


二、既得利益者的奶酪:低成本劳动力红利

  京东为快递员和外卖骑手全额承担五险一金成本,确保其到手收入不降,这一模式直接冲击了行业潜规则。当前中国灵活就业者达2亿,仅40%有社保覆盖,多数平台通过劳务合同、众包模式规避社保责任,将人力成本压缩到极致。刘强东的“高调”如同一把利剑,刺穿了其他平台“低成本扩张”的伪善真相。


  若全行业跟进,对于以人数取胜的企业来说,利润必然大幅缩水。据测算,一名骑手的社保成本年均增加超万元,对依赖廉价劳动力的平台而言,无异于“割肉”。这些既得利益者及其拥趸,怎会乐见“京东模式”成为标杆?


三、价值观之争:效率至上 与人的尊严

  “给底层缴社保是浪费”“劳动者只要现金”等言论,暴露了一种扭曲的价值观:将人视为算法中的“耗材”,将社会保障视为“低效成本”。这种思维与刘强东“技术算法不应压榨底层”的理念直接冲突。


  事实上,京东17年的坚持已证明,社保并非企业负担,而是长期投资——员工稳定性提升、服务质量优化、企业口碑增值。但当“金钱至上”“被某些群体包装成伪善的“效率至上”,任何对“人”的关怀都会被斥为“伪善”或“天真”。


四、沉默的“大多数”:谁在害怕权益觉醒?

  更深层的原因,或许是刘强东捅破了阶层固化的窗户纸。当快递员开始谈论“退休金”,当骑手要求“医保全覆盖”,那些习惯于享受廉价服务的人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的便利,一直建立在他人无保障的生存之上。这种认知颠覆带来的不适和害怕“大多数”觉醒的恐惧,转化为对倡议者的攻击——“你支持刘强东,就是在支持涨价!”


  掉粉的背后,是利益格局的震荡与价值观的重塑。刘强东的“养老保险”动了三块奶酪:依赖压榨劳动力的资本红利、信奉效率至上的功利主义、享受廉价服务的消费特权。然而,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能永远以牺牲底层保障为代价。


  企业的价值,不在于市值多高,而在于如何对待最普通的劳动者。当更多人敢于为“尊严”发声时,这场“掉粉”风波,或许正是社会进步的刻度。


  如果赞同,请点赞关注,分享给更多喜欢的朋友,在评论区谈谈你的观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