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为老人提供温馨服务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有所养,是养老保障的基本目标。目前,佳县共有人口26.88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3万余人,占全县人口的11%。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传统的养老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养老服务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此,2013年7月,佳县就建成了一所现代化的综合性、区域性敬老院——乌镇敬老院。该院坐落在县城以西26公里处的乌镇村,占地7.2亩,配置32个房间、50张床位,配备办公室、电视室、棋牌室、图书室、洗浴间、洗衣房等设施。院民室按照双人标准间设置,床头柜、衣帽柜、鞋柜等一应俱全,运营初期,便满额入住。该院坚持走以院养院的路子,院内种植四季蔬菜,饲养农家土鸡,实现菜蛋自给自足。


  “为了给老人们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温馨化的服务,院里专门配备了3名护理人员,开展谈心、洗衣、打扫卫生等日常照料,每月还定期给每人发放30元的零花钱和必要的生活用品。”乌镇敬老院院长马晓鹏说,每逢传统节日、老人生日,院里都会进行庆祝,让老人们切实感受亲情般的温暖和关怀。


  据了解,佳县现有五保户1600余户,乌镇敬老院和佳芦镇敬老院集中供养130人,其余分散供养于所在村镇,养老机构不足。佳县的敬老院入住率达95%以上,主要接收农村五保户和城镇“三无人员”中的老年人。为确保院民小病不出门,县民政与卫生部门商定,给佳芦镇敬老院配备了医疗卫生室,长期派驻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为体弱多病的老人及时提供救治。


  为解决更多特殊人群的养老问题,佳县投资2400余万元新建集餐饮服务、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于一体的中心敬老院,设置床位300张。该敬老院建成后,可常年供养五保户、孤残老人300人,将成为全县社会福利事业,特别是养老福利行业中的一个亮点。目前,该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明年7月可投入运营。


  幸福院——让老人晚年生活不孤单


  “儿女常年在外打工,很少有时间回家看我们老两口。幸好村里有幸福院,我们老年人可以经常坐在一块儿拉话、下棋、看书,晚年生活也不觉得孤单了。”店镇乔家枣坪村村民乔尚信说。村里的幸福院配有农家书屋、娱乐活动室、健身广场等,能充分满足村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求。


  为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佳县科学谋划社会养老工作。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确立了就近养老、互助养老的基本思路。采取“政府投一点、社会捐一点、群众筹一点”的办法,合理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民房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维修改造建成农村幸福院,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难题。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店镇乔家枣坪村、坑镇刘家坬村、峪口村等22处农村互助幸福院,吸纳1000余名农村留守、空巢老人及散居五保老人入住。同时,该县计划在撤小村并大村之后,通过改造撤并后的旧村委会办公场所及旧学校,每个村建一所幸福院,实现幸福院全覆盖。


  在加大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的同时,该县还大力发展“朝至夕归”、日间照料、社区日托的养老服务模式。目前,乌镇、螅镇、峪口社区等日间照料中心正在建设当中,全部建成后,可对200余名城镇留守、空巢老人及城市“三无人员”实现日常照料。


  据乌镇社区支部书记李华介绍,乌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总投资50万元,预计年底建成投用。中心设房屋9间,有洗浴间、活动室、厨房及餐厅等配套设施,可吸收附近6个村组36人入住。同时,中心与社区办公场所同在一个院内,服务人员即为社区工作人员,采取社区管理服务、院民自收自支的模式进行管理。


  老年餐桌——让老人一日三餐有保障


  为解决空巢、独居、孤寡、残疾老人吃饭难的问题,佳县峪口行政服务中心通过多方筹集资金,投入20余万元,对废弃学校进行重新整修,配齐基础设施,于今春正式开办“老年餐桌”。“老年餐桌”采取自愿上灶的原则,每顿饭只交2元,目前上灶人数有近20人。


  “自从上了灶,每天稀饭、馒头、面条、米饭、包子换着吃,很合我的胃口。”75岁的张学莲虽然有4个子女,但他们常年在外务工,老人一直独自生活。现在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吃饭成了她最大的困难。没上灶前,连续好几年,她都是早上做好一整天的饭菜,中午、下午将就着吃剩饭。


  由于传统观念影响,该县还有很多散居五保老人不愿接受敬老院的养老模式。在他们看来,敬老院里不如在自家住着舒服。但对于部分年龄偏大、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一日三餐就成了最大的生活难题。对此,该县结合实际,在有条件的农村社区开始逐步实行“老年餐桌”项目,解决老年人居家养老“吃饭难”问题。目前,全县已在8个农村幸福院中建成“老年餐桌”,并已开始运营。


  “我县养老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依据养老工作发展规划,我们还将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的投入力度,建成更多的养老服务场所。”佳县民政局局长马少斌说,在国家投资之外,县上吸收民营资本参与到全县养老服务业中来,最少建成2所民营老年公寓,吸纳500名老年人入住。下一步,县上还计划在每两个乡镇建一所区域性敬老院,全县建5处日间照料中心和100余处“老年餐桌”,力争在“十三五”末,基本解决所有鳏寡孤独老人的生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