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养老服务改革 促进银发经济发展
转自:中国商报
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 文/图)随着我国老龄化水平的不断加深,养老作为重要的民生课题,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被频繁提及。如何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民生关切,也是国家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的重要课题。
图为护工在某养老社区照料老人。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银发经济,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产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从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来看,多地也将养老服务列为2025年省级民生实事。比如,湖南提出建设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点500个、老年人“时光守护”床位2000张,广东提出开展养老服务人员培训超5万人次,山西提出新建改造50个社区养老工程、50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3.1亿,占全国人口的22%。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表示,银发经济在供需两端都有巨大的空间,到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体量预计可以达到30万亿元左右。保守估计,到2050年,银发经济将至少可以提供1亿个就业岗位。银发经济蕴含着巨大机遇,将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发布后,各地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实践,为老服务和老年人消费日趋多样,新的消费模式业态不断涌现,老年消费潜力逐步释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老龄协会原会长王建军提出,人口老龄化蕴藏着丰富的银发经济消费潜能,涵盖居家养老服务、老龄健康服务、老年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铁路部门今年加强了银发旅游列车的服务供给,一列列具有独特主题和丰富内容的旅游列车载着老年游客游历全国各地,尽情欣赏壮丽的山河美景。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发展银发经济,完善养老事业和产业政策机制,不仅能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其生活质量,还能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实施好个人养老金制度。
记者了解到,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基本建成以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养老金为补充,与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相衔接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总体呈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发展不够均衡的局面。
2024年年底,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先行城市(地区)推开至全国。自此,银行、保险公司积极布局、持续准备,在非试点地区“揽客”,推出相应的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据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截至2025年3月7日,个人养老金专项产品达965款,其中储蓄产品466款、基金产品287款、保险产品182款、理财产品30款。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认为,作为个人养老金重要形态的商业养老保险,在人口寿命不断延长的背景下,需重点管理长寿风险,加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实施好个人养老金制度,这体现了国家对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视。”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作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之外的补充,能够增加个人退休后的收入来源,提高整体养老金替代率,有助于缓解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压力。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完善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还促进了养老金融的发展,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养老保障选择。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加大对老年助餐服务、康复辅助器具购置和租赁支持力度,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
实际上,国家对于养老服务的深化改革早有部署。今年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是我国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该意见要求,加快健全养老服务网络,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强化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的基本养老服务,健全分级分类、普惠可及、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老年健康促进,推动养老服务扩容提质,进一步激发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活力,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古都放心早餐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淑惠建议,可以结合城市社区“15分钟便民圈”建设,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甘华田表示,要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加强专业服务人员培训,确保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以此助推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张雪峰建议,政府应出台补贴政策,鼓励企业研发生产适老化产品,如防滑地板、无障碍家具等,降低老年人居家生活风险。社区应升级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增设老年人活动中心、医疗服务中心等,丰富老年人的社交和文化生活,提供便捷的医疗和养老服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