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事退人员有养老金补发,2024年10月之后的人员也会补发吗?


  机事退人员养老金存在补发情况,2024年10月后的人能否补发?


  机事退人员养老金补发,2024年10月之后的人是否在补发之列?


  机事退人员涉及养老金补发,2024年10月后人员会得到补发吗?


  机事退人员有养老金补发之事,2024年10月后的人可补发否?


  养老金的补发并非适用于所有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要进行补发,是需要特定条件的,即其本人养老金未能完全发放到位,或者社保部门有拖欠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情况,只有这样才会出现养老金补发的问题。


  养老金补发包含以下两类情况。


  在十年过渡期退休的人员里,存在仅领取按照老办法计算得出的预发养老金之人。


  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于2014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那些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施行之前就参加工作,而在该养老保险制度施行之后才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正处于新老退休制度衔接的过渡时期,这类人员被叫做退休中人。


  退休中人的养老金计算是采用新老办法对比的方式。若按照老办法算出的养老金比新办法算出的高,那就依照老办法的计算结果来执行。只要是按照老办法计算结果高于新办法计算结果并据此执行的,个人所领取的养老金便为正式养老金,不存在补发的情况。当然,在实际当中,这种情况是较为少见的。


  若依据新办法计算得出的结果高于老办法的计算结果,那么就以新办法计算的结果为准来执行。不过,新办法计算出的数额并非全额发放,而是要依据十年过渡期的比例来计发。在十年过渡期的第一年,也就是从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退休的人员,其高出部分的计发比例为10%;第二年,即2016年1月至12月退休的人员,高出部分的计发比例为20%,依此类推,对于2024年1月至9月30日退休的人员,高出部分按照100%的比例计发。


  按规定,退休中人的养老金应依据新老办法对比来计算。不过,在部分地区,办理退休中人退休手续时,养老金仅仅按照老办法来计算并预发,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有些人一直未被正式发放,有些地方甚至还未开始启用新办法计算。退休中人在退休后只能领取到老办法预发的养老金,而新老办法对比计算所产生的差额部分,则需依照十年过渡期的比例进行补差或者补发。


  在十年过渡期间,存在这样一部分人,他们的养老金并不是按照当年养老金计发基数,通过新办法来计算并发放的。


  在某些地区,中人办理退休时,社保部门计算养老金是采用新老办法对比的方式。不过,在以新办法计算养老金的过程里,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尚未公布,所以是依据上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来计算的。尽管高出的部分也是按照十年过渡期的比例来计发的。


  不过,依据新办法来计算养老金时,并非是按照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进行计算的。新办法所计算出的养老金同样属于预发养老金。在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之后,运用新办法计算的部分需要重新进行计算与核定,同样也存在养老金补差的情况。


  自2024年10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十年过渡期宣告结束,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将发生变化,不再采用新老办法对比计算,而是仅依据新办法进行计算。按照新办法算出的养老金,即为退休人员退休时首次领取的正式养老金。


  对于那些在当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之后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而言,其养老金的计算会依据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来进行,所领取的养老金属于正式养老金,不存在补发养老金的情形。而要是在办理退休手续之时,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尚未公布,那么就会按照上一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来计算并且预先发放养老金。等到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之后,必须按照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再次进行计算与核定,从退休后的第二个月起补发两者之间的差额部分。


  总的来讲,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中人,其养老金的计算采用新老办法对比的方式。如果新办法计算出的养老金有未发放的部分,那么从退休后的第二个月起就要补发这一差额;对于十年过渡期结束之后退休的人员而言,他们的养老金并非按照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来计算,在按照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重新计算与核定之后,差额部分同样要从退休后的第二个月开始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