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2025年延迟退休政策正式实施,但养老金计算公式没变。工龄20年、30年、40年的退休人员,在相同缴费条件下养老金差距有多大?我们用国家统计局2024年社平工资数据(月均8432元),以某地计发基数8000元为例,给你算笔明白账。


  根据人社部2025年养老金计发规则,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其中工龄40年的人员由于存在视同缴费年限,还能额外获得过渡性养老金。


  假设三位同年出生的男性都在今年7月退休,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2个月,计发月数132个月,缴费指数均为0.8。工龄20年的人员个人账户余额9万元,工龄30年者13万元,工龄40年者因包含7年视同缴费年限,个人账户余额15万元。


  具体计算会发现:工龄20年者每月领取2122元,其中基础养老金1440元(8000×0.9×20×1%),个人账户养老金682元(9万÷132);工龄30年者总计3145元,包含基础养老金2160元和个人账户养老金985元;而工龄40年者由于多了过渡性养老金582元(8000×7×0.8×1.3%),总待遇达到4598元,比工龄20年多出2476元,这个差额相当于河南农村居民两个月的生活费。


  造成如此大差距的关键因素有三方面。首先是工龄单价差异,每多工作10年,基础养老金每月增加720元,这是因为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中工龄每增加一年就多领取计发基数的0.9%(8000×0.9%≈72元/年)。


  其次是个人账户积累差距,工龄40年者比20年者多缴20年养老保险,按人社部7.12%的记账利率计算,仅利息部分就多出6万元,这还没算多缴的本金部分。最后是过渡性养老金的补偿,7年视同缴费年限带来的582元,相当于现在年轻人连续缴纳7年社保才能获得的权益。


  不过高缴费档次能够扭转工龄劣势。如果工龄20年的人员按300%顶格缴费,每月个人加单位共缴5059元(8432×300%×28%),20年后个人账户余额可达121.4万元。这样计算下来,其基础养老金变为3200元(8000×2×20×1%),个人账户养老金9197元,总额达到12397元/月,比工龄40年者多出7799元。


  但这样的缴费压力远超普通人承受能力——每年6.07万元的缴费额,相当于2024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均工资65237元的93%,意味着需要拿出几乎全部收入来缴社保。


  延迟退休带来的细微变化也值得注意。晚退2个月(60岁2个月退休)比整60岁退休,计发月数从139个月变为132个月,个人账户每月多领57元。同时多缴的2个月社保,能使工龄从39.83年变为40年,基础养老金再增加12元。两项合计每月多拿69元,两年多领1656元,足够支付农村合作医疗3年费用(2025年新农合缴费标准550元/年)。这些钱主要来自养老保险基金,该基金2025年预计总收入8.2万亿元,其中5.67万亿来自单位缴费,2.83万亿来自个人缴费,另有7000亿财政补贴,体现了代际互助的社保原则。


  需要提醒的是,上述计算基于统一缴费条件。现实中,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2025年计发基数预计达13895元,同样工龄40年的人员仅基础养老金就有13895×0.9×40×1%=5002元,超过中西部省份整体养老金水平。而东北等养老金支付压力较大地区,可能通过提高过渡系数来平衡差距,比如将1.3%的系数提至1.5%,这样过渡性养老金就能多出112元。


  你的工龄现在多少年?所在地区计发基数是多少?欢迎留言讨论,我们帮你测算具体待遇。


  信息源


  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