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将实现20元-月增幅
【政策速递】在本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国针对老龄化社会发展趋势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围绕养老金保障、服务供给、制度创新三大维度推出系列惠民举措,着力构建全周期、多层次的新型养老保障体系。
一、养老金待遇双线提升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将实现20元/月增幅,同步适度上调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通过待遇提升机制与物价变动、工资增长的动态联动,确保老年人基本生活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
二、多层次保障体系加速构建
重点推进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全面优化个人养老金制度运行机制。通过税收优惠、产品创新等政策工具,引导公民建立"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个人储备"的三层次养老资产结构,形成政府、企业、个人共担的养老责任体系。
三、养老服务供给精准扩容
居家养老提质工程: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升级社区嵌入式服务站点,建立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技能培训体系,试点开展"喘息照护"服务。
农村养老补短板:实施特困老人集中供养机构改造三年计划,推广互助养老"时间银行"模式,建设县域养老服务综合体。
消费支持计划:将老年助餐补贴范围扩大至城乡低保边缘家庭,建立康复辅具社区租赁服务网络,试点失能护理用品纳入医保报销目录。
四、制度创新深化推进
加速建立全国统一的长护险制度框架,在现有49个试点城市基础上,2024年实现地级市全覆盖。同步探索建立社保第六险的筹资机制,通过调整医保基金结构、财政专项补助、个人缴费等多元渠道确保制度可持续运行。
银发经济专项规划即将出台,重点培育智慧养老、康养旅居、适老改造等新兴业态,预计到2025年形成万亿级养老服务市场。此次政策组合拳的推出,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障从基础型向发展型、从生存型向品质型的战略转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