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缴纳15年的养老保险,60岁能领多少钱?今年养老金涨多少?
人口进入老龄化,养老金让老人体面度过晚年
在我国,人口从50年代出现高增长,持续高增长经历过几个阶段,可以说在计划生育之前是想生就生,因而从建国时候的5.5亿人左右,增长到了十几亿人。如此多的人口虽然让我们的社会资源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家家都是缺衣少穿,但是同样也让我们迎来了人口红利。
中国人讲究阴阳平衡,遵循万物相生相克的天然理论,虽然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占了人口红利的光,但是现在我们就要为当时高速增长的人口来买单,其中养老问题就是当下面临的最主要矛盾。
我国实行老人退休制度,有人提前退休,有的50岁退休,有的60岁退休,所以现在62年出生前的人口都进入了退休阶段,包括我们农民在内的60岁以上人口都开始领取养老金了,而且领取得的人数在急剧增加。
根据七普人口数据,我国有超过2.64亿以上的60岁老人,由于当时的人口数量剧增,到2030年,60岁以上人口可能要超过3.71亿人,占据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4左右,对于我们未来的养老造成极大的挑战。
所以,我们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就是为了保障以后的老人能够老有所养,能够有尊严地度过晚年。但是,目前来看城镇居民的养老金,尤其是城镇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完全有能力实现老有所养,甚至还能贴补子女,减轻子女负担。
农民养老金过低养老难,为何不能提高?
但是农民的养老金却是难以养老,所以农民每年都在呼吁增加基础养老金,甚至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也在建议让农民“洗脚上田”,实现老有所养。
针对此情况,却有网友乃至专家不建议给农民发放过多的养老金,主要原因有三个。
①农民有地养老
在农村,大多数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有耕地、田园,这些老人可以种粮食、种菜,这样吃饭就不成问题,同时农民还可以把土地出租获得租金用以养老,因而只要给100多元的养老金就可以了。
②粮食无人生产
随着国家鼓励年轻农民工进城落户,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因此有了70后不想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去下地的说法,那么未来谁种地就成了问题,谁来保障14亿人的口粮?只有这些50多岁、60岁以上的老农民。
如果让这些高龄农民拿到过多的养老金,谁还愿意60岁以后下地出苦力?然后还面临赔钱的风险?因此,不能有太高的养老金,以此来保障粮食有人种。
③国家财力不允许
还有就是随着60岁以上老人的不断增加,同时城镇居民的养老金不断上涨,目前人均超过了3000多元,有些人每月近万元;如果再负担农民每月数千元,那么财政将会增加数千亿,国家负担不起,即便是现在每月93元,已经有很多人说太多了。
农民缴满15年新农保,能领多少钱?
而且,由于“新农保”实行较晚,很多现在已经60岁的农民没有缴满15年的最低养老保险,才让现在的养老金过低,每月仅有100多元。那么,如果农民按照政策,一直缴满15年,60岁可以领取多少钱?
根据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计算公式:
居民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目前,基础养老金国家的标准为每月93元钱,各省份各地区不大相同,这个都是固定标准,因而我们算出来个人账户养老金就可以了。
个人账户养老金=(选档缴费标准+补贴标准)*缴费年限/139。
现在,全国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都在提高,最低档在300元左右,由于大多数农民都是没有多少钱的,因而缴纳的往往都是最低档的,同样享受的补贴也是最低的,我们以每年300元的缴费,补贴为每年40元,这样就能计算出个人账户养老金为36.69元。
以安徽省为例,中央基础养老金补助标准月人均93元,省级基础养老金补助标准月人均27元。因此,安徽农民缴纳15年300元档次的养老保险,最后每月可以领取的养老金为:93+27+36.69=156.69(元)。
后语
对于城镇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来说,相差至少20多倍,农民难以靠养老金养老,老农民只能向子女伸手要钱,对于老人的自尊心是极大的打击,因此很多老农民哪怕80岁了还要下地干活,既是不想给子女添负担,也是为了维护最后的尊严。
有北大教授提议,提高农民养老金,让农民有个体面的晚年。想要实现这一步需要漫长的过程,一切都要从养老金上涨开始,今年的城镇养老金上涨已经确定,最低4%,那么农民的养老金会涨吗?
根据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上涨是会上涨的,但是涨多少,何时涨却是未知数。因此,照今天这个情况来看,即便农民缴纳15年的养老保险,想要领取满足生活所需的养老金也很难。
如何解决农民养老的困境,我们不仅要指望子女的自觉性,更需要专家们来呼吁,政策更要进行有力引导,为切实解决农村居民养老问题而努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