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制养老金问题成了一些人没完没服的话题,我发了几个短文,给大家计算或者说明一些,但感觉大家不爱听哟。感觉只有把目前的社保政策骂得狗血喷头才有人愿意看。


  01 视同缴费大家都有


  许多人在喊,为什么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制没有缴纳养老保险,但也视为缴纳了?其实参加工作早的人都有这个待遇的,只不过后来企业职工的社保推向市场,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的养老金则参照老的办法,由国家直接财政支;企业员工的养老保险由员工与企业双方各按一定的比例缴纳进行社会统筹。没有一下子完全统一也符合我们国家习惯上先试点再铺开的一贯作法。大家不认同的应当是这个差距。


  02 公务员与事业编制人员的养老金不会占用其它人员缴纳的养老金


  目前国家正在实行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与企业职工社保体系并轨,由于并轨前许多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已经有一定的工龄,认为这部分人没有交社会保险显然不公平,因为这部分钱以前是由国家直接给付了,但是没有建立个人账户。这样就需要一个办法解决,所以这部分人在计算养老金时会继续出现一些视同缴费年限。一些人员不了解国家政策,公务员与事业编制人员的原来没有缴纳社保,并不意味着要使用其它人缴纳的保费,而是把国家原来给公务员与事业编制人员直接发放的养老金、医院费用转到社保单位发放了!


  03 许多人宣扬的公务员、事业编制40年工龄等的高额养老金将会慢慢消失


  一些人为了制造舆论效应,老是拿着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中工龄高的人员的养老金说事,因为工龄越长养老金越高。但是前几年会出现工龄特别长的退休人员,以后不会再出现了。因为当年许多人是先参加工作,义务教育阶段很可能是5、2、2制,就是中小学9年制,这样16岁就高中毕业参加工作了,然后在职读的广播电视大学、夜大、业余大学、函授大学等,上这些学校期间是计算工龄的,这样就出现了一些40年以上工龄人员,养老金要高许多,工龄对养老金计算影响特别大。


  后来的公务员至少是本科学历,甚至于研究生、博士学历,中小学学制12年,大学4年,这样即使只有本科学历,参加工作时也至少22周岁,研究生至少25岁,而博士生至少28岁,所以以后公务员、事业编制工龄最多只有38年。


  04 为比较养老金公平性,我们假设公务员或事业编制不按规定缴纳社保养老金会拿多少钱?


  下面是一个热帖了,大家看一下:


  根据这个帖子,工龄在15至20年间,按照70%的比率发放;20到30年工龄,按80%发放;30-35年工龄时达到按85%;超过35年的工龄的,最高可达到90%比例发放。 因此,虽然同级别,但由于资历的差距,最终拿到的养老金也会有很大的差别,而且,政府的退休金也会受到地方的经济发展的影响,而在一线城市工作的人,领取的养老金绝对是最多的。


  他们的结论:“正科级”40年的文职人员,每个月能拿到6000块钱的养老金,这是中规中矩水平,具体要看学校和城市的情况。


  我们大约估计一下,如上某人正科15年工龄退休,则养老金为6000/0.9X0.7=4666元。另外,还要考虑人家正科,它的工资应当比社会平均工资高一些吧?就算1.2吧;如果与最低社保缴纳人员比,那些人是0.6系数,则相当于最低缴费人员的2333元,注意这里我是假设正科的工作比较社会平均工资只高了20%,实际应当更高一些才对。所以大家看,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的养老金并没有如同大家说的那么离谱。人家高主要是学历高、职务高,造成工资高于平均水平。另外,人家的缴纳年限比你长太多了,谁让你不缴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