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越高越好吗?为什么呢?养老保险的缴费它分为基数和指数,这样的两个概念,什么是基数呢?基数就是100%的缴费指数,那么这个指数又可以在基数的基础上区分为60%~300%的范围之内,是可以任意的来选择的,所以说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和指数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当然这个基数它是固定的,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基数。


  我们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取自于你所在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来决定的,也就是说你所在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比方说是6000块钱,那么所谓的对应的社保缴费基数,也就是6000块钱在6000块钱的基础上,那么是可以选择60%~300%之间的一个缴费标准来进行缴纳社保待遇。


  当然,如果说是企业在职职工的话。这个社保的缴费标准是不能够随便来选择的,必须要按照企业在职职工的60%~300%之间,这样的一个水平来进行缴纳社保,也就是说我们企业在职职工的工资如果说是6000元,那么刚好你所在地区的社保缴费基数也是6000元,就应该选择100%的缴费支出来进行缴纳社保待遇。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当然这个员工的工资只要能够保证在60%~300%之间,这样的一个标准范围之内,那么都应该按照员工实际的工资收入来进行缴纳社保,但是如果说员工没有在这样的一个范围之内,那么比方说低于了60%,那么在缴纳社保的过程中,就应该选择最低标准60%来缴纳社保,高于300%,那么就应该选择300%的最高标准来缴纳社保。


  所以说只要是在范围之内,那么都是符合正常的交费标准的范围之外的话,那么就应该选择这种最高标准或者最低标准,来进行正常的交费就可以了。那么为什么说缴费标准越高对于自己来说是有好处的呢?这个问题就牵扯到今后领取养老金待遇的问题了。


  因为养老金的待遇计算方式,它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我们的平均缴费指数。因为不同的平均缴费指数,不论是60%也好还是300%也好,最终在计算退休金的过程中,那么所获得退休金的待遇是有所不同的,也就是你所谓的系数就不同,300%的系数肯定是要高于60%的系数,所以说将来想获得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也是有所不同。


  那么我们在参保养老保险的过程中,如果说你不是企业在职职工,比如说你是灵活就业人员,那么就可以自由地来选择这个缴费指数来进行参保,当然选择越高的缴费指数,对于你个人来说所获得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也就会越高,对于自身来讲应该是更加有利的。


  感谢阅读,每天讲讲退休知识那点事,本人专注于社保和退休领域,有喜欢我文章的小伙伴可以加我的关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