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养老,关系着所有国民的切身利益。目前,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无需自己支付,直接由财政统一划拨,而社会企业单位则由单位和个人按照一定比例缴纳。随着养老金双轨过渡到单轨话题的不断升温,养老金改革势必要打破这种不平衡,并轨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这将对公务员、城镇职工有怎样的影响呢。昨天,记者分别采访了我市的公务员和企业职工,看看他们心里对养老金并轨后的期盼。


  公务员李先生>>>副科级,每月自付70余元养老保险


  采访中记者获悉,我市试点先行,部分公务员按照工资基数、工龄等差异,每月需自行缴纳少量养老保险和医保费。


  李晓(化名)参加工作近二十年,现为某部门公务员,享受副科级待遇,通过工资条可以看出,李晓11月的应发工资为3900多元,而刨去缴纳的400多元的住房公积金、70多元的医疗保险和70多元的养老保险等项,实际发放的工资为3300多元。


  李晓向记者坦言,“工资标准因工龄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而养老保险缴纳也随工资基数的变化而有所浮动,去年自己承担每月60多元,今年是70多元,这样退休后我就可以拿到当时在职工资的九成左右。”


  据了解,我市事业单位人员和公务员目前均需自行承担部分养老金的缴纳。根据李晓的工资标准可以得出,其每年所需自行缴纳的养老、医疗保险近1800元。根据现行工资标准,李晓推算着自己若现在可以拿到每月3000多元退休金,全年接近4万元。


  李晓称,由于机关单位人员日常承担的工作大多是公益性质,工资稳定没有额外的收入,所以个人承担的养老金保险是小头,而基金支付和财政补贴才是整个养老金中分量最大的部分。而退休后享受的养老金基本与在职工资相差不大也比较合理。此外李晓认为,若下一步让自己拿出更多工资缴纳养老金,势必会影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希望可以提高工资标准,然后在自愿选择的情况下缴纳养老金。


  城镇职工吕先生>>>缴费15年才可以领取养老金


  现年58岁的市民吕先生1978年参加工作,为某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员,在职期间,企业和他个人分别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上世纪90年代,企业经营性破产,一次性向其支付2万余元进行“买断”。此后吕先生按照原标准自行全部承担养老保险费用缴纳,且每年按一定幅度递增。“目前我的养老保险按年度缴纳,今年所缴全年费用6千多元,平均到每个月是500多元,全部自行承担。”吕先生说。


  吕先生称,破产后一部分同事选择了继续个人承担养老保险,一部分同事则放弃了继续缴纳养老保险。“企业里的同事有2012年办理退休开始领取养老金的,目前每月有2200多元收入,全年在27000元左右。”吕先生估算着,自己退休时每月差不多能拿到2500元养老金。“以前工作的时候都是计件,多劳多得,退休后拿的退休金大部分都是养老金,现在每月交几百元,退休每月才2千冒头,和公务员的差距太大了。”吕先生称,自己目前所缴纳的属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需至少累计缴够15年才可以领取养老金,即使缴纳人(男性)已经达到60岁退休年龄但未缴够15年,也还不能领取养老金。与此同时,缴费的年限跟最后领取的养老金数额密切相关,显然与财政补贴的公务员退休金形成了较大差距。吕先生坦言,养老保险缴纳数额连年增长,均要自己承担,希望政府可以参照公务员缴纳方式,给予自己适当补贴,让每年的缴款压力小一些。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8-8883222,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