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保报销新增8大项!七旬老汉万元手术费竟能全免
各位关注新农合的朋友们,大家好!俗话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这句话在咱农村可是流传已久。就拿河北邢台的张老汉来说,去年他做了一场腰椎手术,看到那高达7万块钱的账单,他直接蹲在村口,抽了一整晚旱烟,心疼不已。
可今年政策有了变化,村里一下子传开了消息,说“住院费能报90%了”。这消息一出,有人兴奋得拍手叫好,觉得这是天大的好事;但也有人犯起了嘀咕,怀疑这是不是“空头支票”。新农合到底能报销哪些费用呢?农民看病真的要迎来转机了吗?接下来咱们就好好聊聊。
咱们先来谈谈新农合的“扩容历程”,有8项费用首次被纳入报销清单。首先是门诊慢性病有了“兜底保障”,就像网友@麦田守望者所说:“糖尿病药费能月月报销,再也不用拆东墙补西墙了。”如今,高血压、糖尿病等32种慢性病在门诊拿药,年度最高报销额度从1200元提高到了4000元。河南周口的李大姐算了一笔账,胰岛素每月能省下200块,这足够给孙子买半年奶粉了。
其次,康复治疗成了患者的“续命钱”。比如山东临沂的脑梗患者王建国,3个月的康复治疗就省下了1.2万。针灸、推拿等中医项目也被纳入报销范围,骨折术后复健每天还能获得80元补助。网友@向阳花留言说:“以前做完手术只能回家硬扛,现在能舒舒服服地把腿治好。”这变化实在太大了。
另外,天价药也实现了“破冰”,18种抗癌靶向药的报销比例达到了60%。江苏盐城的肺癌患者陈阿婆激动得哽咽了,她说一盒药从1.8万降到了7200元,这下她能多活三年,还能看到重孙上学。
不过,在农村也存在不少争议。一方面是报销比例存在“城乡差异”,同种手术在市级医院能报销70%,在县医院能报销85%。网友@老农民吐槽道:“城里大医院门槛费高,县医院又治不了大病,这可太难办了。”另一方面,异地结算就像“肠梗阻”,四川的农民工在广东住院,因为材料不全来回跑了三趟,麻烦至极。此外,安徽村医王大夫也反映:“B超机还是80年代的,查出毛病也不敢接诊。”
当然,政策落地也面临着“三重门”。云南某镇开通了“云诊室”,CT片能直接传到省城三甲医院,智慧医疗都普及到农村了。湖北还试点了“1名村医 + 200户”签约服务,孕检、慢病都能上门检查,家庭医生成了大家的健康“守门人”。同时,监管也没有松懈,河北某县医院“小病大治”被曝光,还追回了230万元违规资金。
从“救护车一响,猪牛全白养”到“医保兜住底,敢进手术室”,这场悄然发生的医疗革命正在改变中国乡村的命运。当我们看到72岁的张老汉拿着8900元报销款,颤巍巍地给孙子交学费时,就能感受到医改的温度藏在老百姓握着存折笑出的皱纹里。新农合政策越来越好,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小问题,但未来肯定会让农民看病越来越轻松!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