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生·办实事群众评之十二:乐陵市织密兜牢“医保网”撑起惠民“健康伞”
编者按: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切实关注民生福祉,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共乐陵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前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十大优秀事例评选活动的基础上,推出“惠民生·办实事群众评”专题系列报道,重点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障基本民生需求、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便民利民、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等内容,推荐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真抓实干、真心实意、满怀感情服务群众,展现受到基层欢迎的优秀事例。
视频加载中...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晓琳 通讯员 张帅 乐陵报道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乐陵市医疗保障局高位推动,学史力行,全力践行“为和谐乐陵保障,让人人享有健康”的理念,在全系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实践活动,以落实基本医保、织密兜底网络、推广补充保险为抓手,强化医疗保障,破解“因病致贫”的难题。
以落实基本医疗保障待遇为基础,切实缓解就医负担
为增强基本医保保障能力,减轻患者就医购药经济负担,乐陵市医疗保障局切实落实好各项医疗保障待遇。将职工门诊纳入报销范围;为降低因患病年度内需多次住院治疗人员的经济负担,调整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起付标准,降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一、二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起付标准。为坚持中西医并重,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降低中医医疗机构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起付标准,及时调整中医诊疗项目价格;将市人民医院、中医院、杨安镇卫生院纳入开展中医日间病房医保结算试点医疗机构,扶持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鼓励我市医疗机构重点专科建设,鼓励医疗机构对外合作开展高水平医疗技术,实现乐陵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报销比例上浮8%,乐陵市中医院骨伤科和脑病科报销比例分别上浮8%和4%。
以强化各项兜底保障待遇为举措,缓解大病患者经济困难
增强对弱势群体的基础性、兜底性保障,落实好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取消最高支付限额;将治疗戈谢病、庞贝氏病和法布雷病等三种罕见病的必需特殊疗效药品纳入大病保险保障范围;增加职工大病保险支付范围,将经职工基本医保和大额医疗救助金支付后的个人负担部分纳入大病保险保障范围。不断推进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实施,解决失能参保职工护理困难,截至9月底,2021年长护险已新增纳入40人,2021年度居家护理支付78.03万元,门诊慢性病支付26.51万元,共计 104.54万元。精准落实好贫困人口医保扶贫政策,建立可持续性的医疗救助托底保障机制,经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机构减免、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及重特大疾病再救助,实现“六重保障”,积极协调扶贫、民政、卫健、保险公司等部门,采取制度衔接、服务对接、信息连接等有效措施,实现“一单制”“一站式”结算。截至10月份,贫困人员住院5644人次,基本医保报销2311.85万元,大病保险报销173.13万元,医疗救助为356.71万元,扶贫商业保险(特惠保)报销2.08万元,再救助9.98万元。
以推广德州惠民保为补充,进一步减轻重大疾病患者就医负担
10月份,面向全体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推出乐陵市首款补充型保险产品“德州惠民保”,这是商业保险发展史上的一次革新。惠民保是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的有效衔接,具有价格普惠性、保障全面性等优势,保障范围重点向大病群体特效药品倾斜,最大限度惠及重特大疾病、大额费用负担群体,更加有效地解决参保人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
在减轻困难群众因病致贫难题的同时,为方便特殊群体办理医保业务,市医保局积极推行经办业务下沉,推动医保服务以政务服务大厅为中心,“横向拓展、纵向延伸”,在各乡镇街道建设医保服务站。固化疫情防控期间“不见面”办理模式,创新“互联网+”服务新模式,实现医保业务“掌上”和“网上”,目前乐陵市异地就医备案事项网办率达90%以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