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返款标准调整,中老年人和退休人员65岁以下按养老金4%划入、65岁以上划入8%,可以吗?

  2022年许多省份陆续推出了职工医保改革方案,今年是关键之年,我们看到非常多的地区调整了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医保个人账户划入比例,总体上医保个人账户划出的金额都有变动、以减少的趋势为主,而有的地方还提高了医保最低缴费年限、有的地方限制了医保卡取现,今年职工医保政策发生新变化的地区包括河南、河北、山东、广东、江苏、辽宁、安徽、北京、四川、福建等等。


  按照退休人员医保划入待遇的旧政策,许多地方都是挂钩本人养老金水平、按照一定的比例每月返钱,这个比例有的地方是2%左右、有的地方是4%左右,但是今年标准调整之后许多退休人员发现医保待遇减少了、但是很多留言说:觉得医保里的这笔钱比较实用,能不能别减少了、统一按照65岁以下划入4%、65岁以上划入8%来实施呢?这样体现了对高龄老人的照顾,这样做可以吗?


  不可否认,许多退休人员养老金本身不高、有些人身体不好看病买药经济压力大,如果按照65岁以下每月划入本人养老金标准4%、65岁以上划入8%,更能体现对退休人员的关爱、而且年龄越大、划入比例越高也更加合乎情理。


  在2022年,其实有些地方就是按年龄区分执行的,比如广东广州市、改革前35岁以下在职职工,按按本人社保缴费基数的2%划入到医保个人账户、36岁至45岁、此比例为3%;46岁以上的比例为3.8%,退休人员则是按上年度社平工资4.1%划入——可见按年龄划分非常细致、但是改革后广州在职职工最多减少了1.8%、而退休人员是按照2.8%的相关比例、比例减少了1.3个百分点,下降还是比较明显的。


  然后浙江杭州市也是按照70岁为年龄分界线确定医保划入比例。那么如果按65岁以下划入4%、65岁以上划入8%,可能性有多大呢?虽然这个方案看起来待遇提高了、非常美好、但是却会带来一些弊端和阻力,这也正是它难以实施的原因,有三个方面我们分别看看。


  (1)目前多地职工的医改方案中,其实已经明显是照顾到了退休人员和中老年人。退休人员一般看病费用报销的起付线更低、报销的上限金额更高——我们举个例子,比如河北省今年45岁以下在职人员、年支付限额2000元、门诊报销比例50%,但是退休职工明显有优待,年支付限额3500元、门诊医保报销60%,然后福建省退休人员医保门诊报销比例达到80%、但是在职人员却只有75%;还有海南省退休人员年度报销限额2000元、高于在职人员的1500元,因此如果继续提高个人账户划入的待遇,中老年群体就重复享受了优待了、不合理。


  (2)65岁以下划入4%、65岁以上划入8%,明显高于目前各省份的医保改革方案中的比例,将会导致医保基金难以承担。如果按照本人养老金的4%、8%这样的比例每月给医保卡返钱,短时间内会让退休人员受益,但是这个标准过高,比如养老金4000元的话、年满65岁每月医保就能返钱4000×8%=320元、65岁以下也有160元/月,但是目前长寿时代来临、人均预期寿命已超过77岁,年满65岁的人在全国占比达到了14.2%、数量非常多,按这样返钱的话、医保基金或将很快收不抵支。


  (3)对于在职人员显得不公平。今年10多个省份推出了医保改革的初步方案,大部分都是将在职人员医保缴费的单位缴费部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相当于说钱直接变少了、退休人员划入待遇也普遍减少了,如果现在中老年群体统一按照65岁以下划入4%、65岁以上划入8%的较高比例返钱,那么很明显在职的人员就显得吃亏了。


  综上所述:医保返款标准按65岁以下划入4%、65岁以上划入8%是不太现实的,但是不管今年还是明年,各省的职工医保改革、也基本都有照顾到65岁及以上的退休人员,高龄群体得到的医疗保障待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随着门诊费用报销福利的到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以及异地报销结算的发展而会变得更好。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