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费一共36元,医保报销70%,你只需要给10块8毛钱。”在蓬溪县大石镇大福村卫生室,村医蒲国春在为村民蒲国英诊疗结束后,用刚加装上的医保刷脸结算终端为其结算费用。


  不需要携带医保卡、出示医保码,也不用智能手机,只需对着屏幕“刷脸”,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就把患者个人需要支付的费用、医保报销的费用结算清楚,这项方便、快捷、简单的医保结算新改革,让现场就医群众连连称赞。


  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体制机制”总要求,明确要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分级诊疗体系。落实全会精神,遂宁加强基层医保服务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基层卫生院的支持,实现基层群众看病报销进入“刷脸时代”,打通群众便捷就医“最后一公里”。


  “刷脸”时代


  什么都不带就可报医保


  蒲国春告诉记者,在村卫生室看病的多是老人和小孩,要么没有智能手机,要么不会使用,或者常常记不住医保支付密码,报销流程“困难重重”。


  为解决这一问题,今年10月,遂宁在医保服务适老改革上出实招,在村卫生室部署医保刷脸终端,群众看病结算费用时,直接“刷脸”即可完成医保结算。一个多月里,已在331家村卫生室、42家诊所统一部署医保“刷脸”设备,将医保公共服务延伸到广大社区、农村,真正打通了医保便民结算“最后一公里”。


  “我不会用智能手机,还经常忘了医保卡放在哪儿。‘刷脸’很好,我什么都不用带就可以用医保。”60多岁的蒲国英使用的是一部老年手机,新改革措施成功解决了她看病报账麻烦的问题。


  “医保‘刷脸’支付提升了医保服务便捷度,有利于加强医保基金监管,有效防范盗刷医保卡、冒名就医等违法违规行为。”遂宁市医疗保障局基金和大数据科副科长罗芳介绍,该设备采用“人脸识别+实名+实人”安全核验技术,人脸和用户信息经参保人员授权后独立存储在国家医疗保障局数据库,确保参保人员信息数据和医保基金安全。


  “减负”基层


  提高医保资金拨付比例


  从2021年实现1472家村卫生室全部开通医保基金支付系统,到在全市村卫生室安装医保刷脸终端,遂宁围绕民生促改革,把更多发展成果延伸至基层最一线,不断推动医保改革服务惠及基层再提速。


  落实分级诊疗体系建设要求,帮助群众真正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遂宁再次深化医保拨付改革——将百日咳、急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10种疾病纳入基层病组,通过上调成本系数5%的方式,推动医保资金拨付向基层卫生院倾斜。


  “简单来讲,就是医保部门增加基层医院对诊疗这些疾病的资金拨付。比如原来是1000元,现在增加至1100元。”船山区永兴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杜岗说,该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医疗资源向基层下延,保障常见病、多发病就近就医的同时,减轻了基层医院的运营负担,让患者在基层就能享受更好的医保服务,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落实到群众,该项改革措施也有效地降低了群众看病的费用。杜岗介绍,现在基层医院已经具备诊疗10种疾病的能力,但报销比例要比上级医院高,大大减轻了群众就医的资金压力。


  “像我们医院,群众看病如果产生100元的费用,可以报销70元,上级医院能报销的费用就相对较少。”杜岗表示,通过信息化建设等改革后,城里大医院的便捷措施基层医院一样具备,有效减少了群众看病就医的时间成本、费用成本。


  在全省实现第一笔医保码“一码付”业务结算、全省首批上线“医保个账线上购药”新服务、首批上线“微信医保移动支付”……遂宁不断将医保服务改革延伸到最基层,提升医保服务便捷性、可及性,提高参保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将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加大对基层医院的支持力度,是方便基层群众就近就医和医保报销的民生实事,也是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遂宁市医疗保障局局长敬筠表示,将始终秉持“如我在办”服务理念,深化医保信息化建设、健全服务保障体系,以更多暖民心、惠民生、顺民意的医保改革举措,持续提升医保服务的满意度。


  (全媒体记者 郑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