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0日,武汉新洲区警方通报,涉及“回流药”黑色产业链的核心中间人罗某已被依法控制。此案揭开了医保基金被层层吸血的黑幕:参保人套现、药贩子倒卖、药店刷单、虚假处方“一条龙”运作,最终导致一盒成本价492元的救命药,经4层加价后以800-850元卖给患者,医保基金和患者双双沦为“冤大头”。


一张纸条牵出亿元灰色交易,药店成帮凶

  在武汉多家医院门口,“医保取现”小广告泛滥成灾。记者暗访发现,参保人仅凭药贩子手写的一张“武生球蛋白820×9”纸条,就能从药店刷出价值7380元的处方药,全程无需真实病情和医师处方。更荒诞的是,药店为完成每月20万元的销售KPI,主动勾结药贩子——店员通过成都某互联网医院开具虚假电子处方,一分钟内完成审核,甚至直言“经不起查”。这种“远程刷码+异地开方”的漏洞,让全国上千家药店沦为套现工具。一名药贩子透露,仅武汉一地,他们半个月就能贴完10万张小广告,形成规模化黑产。


“救命钱”被盗刷,谁在吸血?

  调查显示,罗某作为核心供货商,长期向新洲区5家基层医疗机构供应撕去标签的“回流药”,部分医生因害怕出事,甚至要求患者当场服药、不得带走包装。而参保人看似拿到6-7折现金,实则严重透支未来医疗保障——以套现1万元为例,参保人仅得6000-7000元,剩余资金被药贩子、中间商、药店瓜分。更严峻的是,这类黑产已形成跨省网络:2024年武汉警方破获的另一起案件中,犯罪团伙通过“收卡、刷卡、套现、寄递、销售”链条,涉案金额超200万元,波及全国21个省市。


监管重拳出击,技术堵漏成关键

  案件曝光后,武汉市医保局已暂停涉案5家医疗机构的医保结算,市场监管部门启动药店专项整治,公安机关刑拘多名嫌疑人。国家医保局同步推进两大整治方向:一是强化智能监管,如陕西榆林通过“药品追溯码”系统,发现参保人3个月内购买15年用药量,从而破获骗保案;二是完善处方流转,2024年通过大数据模型追回医保资金超37亿元。专家指出,根治黑产需切断利益链——对参保人加强普法教育,对药店实施“异常销量实时预警”,对互联网医院处方进行真实性核验,形成“参保人不敢套、药店不能卖、药贩无处收”的闭环。


血的教训:莫为蝇头小利葬送健康保障

  此案暴露的不仅是监管漏洞,更是人性博弈。药贩子周某坦言,最初只为完成销售任务,却逐渐沦为黑产帮凶;而参保人王某套现1.6万元后懊悔:“现在看病都不敢用医保卡,怕被发现”。国家医保局郑重提醒:参与套现不仅面临暂停医保、罚款等处罚,情节严重者可追究刑事责任。守护“救命钱”需全民行动——拒绝小广告诱惑、举报异常购药、警惕远程刷码,别让今天的贪婪成为明天的灾难。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央广网、上游新闻、中国长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