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改造之后,马路又宽又平坦,停车位也变多了,我们接送孩子更方便更舒心!”


  “孩子说在桂五小学里住得特别好,四人一间,宿舍有空调,有专门的生活老师。上这样的学校,我们家长放心!”


  “我很喜欢现在的卫生间,不仅有防滑地垫,还有洗澡的椅子,马桶边还装了扶手,起身能借力,也不担心头晕摔跤了。”


  “现在小区环境真不孬,住得很舒服,还有健身器材,早晚都可以锻炼身体。”……


  民生,一头连着党心,一头连着民心,事关千家万户,是必须时刻牢记的“国之大者”。盱眙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的“小事情”放在心上,把百姓的“幸福感”扛在肩上,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落实落细各项惠民政策,以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为民谋利、为民解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优质均衡促发展 教育公平有质量


  “校车来啦!校车来啦!我可以上学啦!”在路边等车的小诺同学开心地喊起来。小诺家住水冲港,是盱眙县“眙校亦家”寄宿制学校的第一批受益学生之一。小诺因家庭原因,上学无人接送,成了家庭面临的最大问题。正当小诺奶奶不知所措的时候,“眙校亦家”的老师来到了她家……


  今年,淮安市政府把“为留守困境儿童提供寄宿制服务”作为民生实事项目,盱眙县教体局以桂五镇中心小学作为点位学校,加大财政投入,打造盱眙县“眙校亦家”寄宿制校园,以在校就读的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困境儿童和孤儿,以及有寄宿需求的留守儿童为服务对象,做好做实教育服务。


  教育是一座城市持续发展的基石,是衡量民生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志。


  投入6800万元用于马坝高中改扩建,新建图书馆、体育馆、报告厅、科技楼、综合楼等,推动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投入9300万元用于盱眙县第二中学开发区分校建设,持续优化教育布局、提升教育供给;拨付教学质量奖241.8万元……盱眙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出台《关于提速“县中振兴”的实施意见》,从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拓宽培养路径、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办学品位等方面,细化任务目标、明确实现路径,为加快实现县中振兴奠定坚实基础;设立县中振兴专项资金600万元、圆梦教育基金2000万元,主要用于引进、培养、留住人才,奖励优秀教师团队及教育教学管理团队。


  圆百姓“安居梦” 筑民生“幸福巢”


  “小区改造后,路好了、下水通畅了、停车位宽敞了、健身场所有了……在这样改造一新的小区里居住,我们不仅有安全感,还有幸福感,心情也格外敞亮。”


  老旧小区改造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一个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居民幸福指数不断刷新。


  今年,盱眙改造老旧小区26个,涉及19.51万平方米、2029户,主要对屋面防水、监控系统等进行修复,对飞线、管线进行整治,对墙(地)面、雨污分流、绿化、楼道灯、路灯等进行出新改造,并新增停车位、充电桩、建设广场及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老旧小区“颜值”,提高居住舒适度。


  “我昨晚激动得睡不着,一大早就过来了,真是太开心了,终于选到了心仪的房子。”太和街道安置房选房现场282户居民喜提新房。


  为解决安置户在外过渡时间过长、急需用房搬迁的需求,同时也为了响应不再新建安置房、盘活存量房源的政策导向,近年来,盱眙开发区和太和街道一直将动迁户安置作为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持续推动。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区街两级创新安置方式,面向所有在外过渡安置户开放异地过渡安置申请。


  聚焦“民生清单” 打造“幸福账单”


  “现在医保在家门口就能办,我家孩子用手机也能帮我办,真的太方便了!”2024年5月,家住盱眙县天泉湖镇的王大爷突然感觉身体不舒服,想去医院看一看病情,但是王大爷的孩子都在南京居住,为方便家人照顾,考虑到南京医院就诊,但是年纪大不方便前往盱眙县医保中心经办窗口办理异地就医。后来,王大爷去天泉湖卫生院就诊的时候了解到,在卫生院内的医保服务站,可以直接办理备案,非常方便。


  民生跟着“民声”走,把民生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


  目前,盱眙县已高效建成14家医保服务站、154家村级医保服务点,实现县域内镇街与行政村医保服务站(点)全覆盖,全面打通医保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全县基层医保服务站点共办理医保业务5.29万件。


  “路没修之前,上下学高峰期经常堵车。如果再遇到下雨下雪,1公里多路甚至能堵上一两个小时。现在路不仅宽了一倍,还有崭新路灯,我们接送孩子可是方便安全多啦!”盱眙完成3条市政道路改造提升,其中虎宣路1.5公里,通过实施破损路基修复、拓宽机动车道、综合管线和照明等工程,有效缓解上下学高峰时段周边道路的通行压力;金源北路1.4公里,通过改造路面、雨污水和自来水管网,实施强弱电入地,有效解决了路面坑洼、排水不畅和用水压力不足问题;淮建路1.7公里,通过规范设计将路面拓宽至24米,改为双向四车道,有效提升周边居民出行条件,缓解周边停车难。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今年,盱眙重点聚焦“一老一小一困”等特殊困难群体,截至10月份发放城乡低保保障金4672万元;特困供养对象3192人,发放特困供养资金3253.69万元;临时救助648人,发放临时救助金144.32万元;为39名孤儿发放养育费75.5964 万元,为1027名困境儿童发放生活补助费1170.3385万元。同时,改造提升1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20个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5个城市社区助餐点;1个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点,进一步推动“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弱有所扶”。


  通讯员 刘娟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