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据国家医保局通报,在2017年1月—2020年9月期间,武汉同济医院存在串换、虚记骨科高值医用耗材问题,骗取医保基金支付23343609.64元,并作出相应行政处理,罚款约5900万。


  “骗保”一词再次进入大众视野,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骗取医保基金有一个典型手法——制造假病历。


一、制造假病历

  你对网络众筹一定不陌生。


  2019年5月初,某相声演员“家中有车有房,生病后众筹百万”的消息引爆舆论,人们注意到众筹平台存在的审核缺陷,也发现众筹背后竟然还隐藏着一条做假病历的黑色产业链。


  相声演员患病众筹百万引发争议丨图源网络


  39健康网实际探访发现,想要找到做假病历的人并不难,做一份假病历成本也并不高,2000元就能做一份北京任意一家三甲医院的全套病历。


  一份完整的病历包括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客观资料。


  这样一份复杂的资料清单,如果是真的患者,只要支付一个复印费或快递费就可以在医院病案室拿到。


  没有生病但需要假病历的人呢?别担心,在做假病历的人那里是小事一桩,只要你肯给钱。


  记者以“想办一份病历参加众筹”为由,通过微信联系到一个男卖家,他在语音回复中称:“全套病历资料2000元,北京所有三甲医院都能做,病历资料中收费收据、检查单这些都有,随便什么肿瘤都可以,不过肿瘤的病程不能指定”。


  与病历卖家的对话丨聊天截图


  男卖家表示,资料都是从医院出来的,章也是真的,可以放心拿去众筹。


  事实似乎确实如此。


  早在2018年6月,就有自媒体称通过提交假病历“筹”到20万。之后又有自媒体称,10块钱买了一个故事,“筹”得 50万。


  如果说利用假病历和假故事骗众筹,是利用了人们的善良和爱心,直接从个人的钱包里掏钱,消解了人们的爱心,那么利用假病历骗医保,则是从百姓的公共钱包中掏钱,触犯了法律底线。


  在沟通的过程中,售卖假病历的男卖家还几次强调:“拿这些资料筹款可以,但不能报销,因为医院里没有存档。”但实际上,利用假病历骗保也早就不是新鲜事儿,各地在2018年就已掀起打击骗取医保基金的行动。


  几年前发生多起利用假病历骗医保的案件丨网页截图


  2018年4月,云南保山市施甸县公安局通报,段某和施某从2017年开始通过伪造假病历,骗取医保及社会保险 52万余元的,被刑事拘留。


  2018年10月,吉林长春市对 761家定点服务机构进行了处罚,2家单位被解除医保服务协议,其余的759家机构被处以“停网整顿、拒付违规费用、扣除年度考评分、责令整改”等处理。


  我们无法确定做假病历骗众筹的男卖家是否是医院内部人员,但在套取医保资金这块,这些医院的内部管理问题和腐败问题昭然若揭。


  2018年11月,央视曾曝光沈阳两家医院涉嫌骗取医保基金的问题,当地有关部门调查发现,医院通过中间人拉拢介绍虚假病人,制作假病历,骗取医保基金。


  廖新波评论医院骗保丨图源微博


  医保本是救命用的钱,当个别人以自身利益出发打起了坏主意,违法事件就出现了。事后的打击力度诚然重要,但建立起医保基金监管的长效机制,才是更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比起打击骗取医保的严厉,目前,法律对骗取众筹的行为缺少明确的规定,往往是激起社会道德层面的谴责,以当事人的退款和道歉结束。假众筹打击了社会的信任氛围,挽救这种信任不仅需要平台加强审核机制,更需要法律的介入。


二、有人利用假病历,进入临床试验

  除了用来骗取医保或发起众筹,假病历就没有别的用途了吗?39健康网在调查中发现,假病历还有更长的业务线。


  北京某肿瘤科大夫向我爆料称,还有患者利用假病历千方百计进入临床试验。


  新药上市前都会进行临床试验,需要真实患者的参与。不少患者在无药可治后,愿意入组,获得最前沿的治疗方案。


  每个临床试验都有独立的入组条件,不仅仅是疾病一致,而是对治疗过程、患者身体状态等也有要求。有的患者卡在入组条件上,又认为某临床试验上的药对自己有效,就会想到制造假病历,照着入组条件,编造自己的既往病史。


  某个药物的临床试验排除标准丨网络截图


  “这太可怕了。”这位医生介绍,目前国内的病历资料系统无法互通,做临床研究的医生无法知道某位患者在此之前接受过什么治疗。他曾遇到过完全符合入组要求的外院患者,太完美了,打电话给患者之前的医院,才发现资料完全不符合。


  这名医生还透露,一些临床研究分中心,对某些药物的研究结果和预期差很大,按照病历往回推理,才发现有一些不太符合条件的患者参与进来了。


  临床试验是为了验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完美的假病历无疑干扰了试验设计。


  “想成功进入临床试验,重点是前期规范的治疗。”这名医生也强调,现在国内肿瘤相关的临床试验很多,患者可以真实上报信息,这个研究不符合条件,其他的研究也可能找到符合的。


  某患者招募平台上的在线报名表丨网络截图


三、病假条成“重灾区”

  骗众筹、骗医保的法律风险太大,进入临床试验是少数人的需求,病假条——才是假病历的最大市场。


  再牛的医院都可能在厕所这件事儿上“搞不定”,在北京某三甲医院门诊二楼的女卫生间,可以看到三扇厕所门满满当当都是字,仔细一看,都是“代开假条”的信息。


  写满代开假条的厕所门丨摄影:杨乔


  我们随意挑选一个电话打过去,以“开假病历请假”为由咨询,在说明需要“假条 + 病历复印件”两个证明和请假一个月的需求后,对方报了价:一张最低160,一次最多开两周,一个月分两次开就行,一下子开几个月或半年谁也开不出来。


  其实,不用去医院厕所,通过某宝搜索“代做病历”,或者在QQ上以“地名+病历”为关键词搜索,甚至去找医院的黄牛,均能或直接或间接找到相关服务。


  在某宝上搜索到的相关店铺丨网络截图


  39健康网通过某宝联系了一位卖家,对方要求添加客服微信后再咨询购买事宜。


  和活跃在医院门口的黄牛一样,其微信名字前面也有一个大大的“A”,确保自己能显示在好友列表的第一位。添加后说明来意,客服给了详细的报价,诊断证明60,手写诊断证明100,定制证明120元……


  几百块钱开的假条,经得起公司那一关吗?卖方是医院内部的人吗?


  无论是电话还是微信,卖家们均避开了这个敏感问题,但对于假条的靠谱性,对方子表示:“靠谱的假条就是实实在在找医生,我们做的,说白了,假的,除了外观,其他什么都保证不了。”


  上班族朝九晚六,还有人要996,企业似乎很难获取大众的同情,但这不能掩盖假病历的造假本质。


  医疗事关生命健康大事,从医院门口高价卖专家号的黄牛到回收快过期药的药贩子,从找熟人加床的患者到给医生送钱的医药代表,39健康网都曾作过相关报道。


  无论是开假病历,还是找人加号,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利用这些漏洞为己谋利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无奈之举。然而,站在更大的社会视角,这一切是道德的沦丧,还是制度的不健全,是值得追问的是非题。


  存在都有理由,但未必合理,正如曼德拉所言,“如果习惯了黑暗,你便会为黑暗辩护”。


  对于假病历,我们无法做到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