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清辉

  1996年6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参加工作,历任原劳动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副处长、处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处长,工伤保险司副司长,长期从事社会保险有关政策的制定和研究工作。2013年12月至2018年5月,他担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副司长。


  此轮机构改革,中央新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医保局成立后,颜清辉开始担任医保局办公组、人事组牵头人。10月26日,一份国家医保局的干部任职公示显示,颜清辉拟任办公室主任。


  在今年5月12日举办的“2018第十四届中国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上,颜清辉以人社部医保司副司长的身份出席。他表示,在目前全民医保的大背景下,医保制度面临长期趋势性的问题,例如医保基金的可持续问题,医保的筹资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是否相匹配的问题。此外,医保制度面临的利益博弈也很多,不仅要考虑到参保人的保障问题,还要考虑到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问题,以及整个社会的负担问题。


  颜清辉认为,国家医保局成立后,“不应该是新瓶装旧酒,而是应该新瓶装新酒”,要从治理机制、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上解决问题,最终不是权力问题,是大家平等协商的问题,是达到共赢的问题。


  “医保不可能在“三医联动”里面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可以起基础性作用。”颜清辉在这次活动中说。


  医保基础性作用怎么实现呢?颜清辉认为,医保是筹集资金购买服务,是战略性的购买者。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该按照这个定位,把钱用好,用这个钱买最有价值和创新性的东西,这个创新性不仅仅是保障健康的角度出发,更重要的创新是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原动力,所以还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鼓励创新。


  “治理方式的改革,最重要的是要多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协商,要协调协商,按照协议来做,而不是一个单向性命令式的端口来做。”颜清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