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有望实现医保全国联网,辽宁人跨省就医将更加方便。


  4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年内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等惠及民生的重要内容。


  我省在这些方面做得如何?将如何实现与国家政策衔接呢?记者昨日采访了相关人士。


  我省年内有望实现


  12市异地医保结算


  “我经常到各地出差,真担心一旦突发疾病在外地住院没法报销,那负担就太重了。”沈阳人周先生是一名医药代表,经常“到处飞”,偶尔会在外地遇到突发疾病的情况。


  周先生的担忧并非个例,医保何时能“全国漫游”越来越受关注。


  相关人士表示,异地就医医保结算,首先要突破省内异地结算,然后再实现跨省结算。目前,我省已经在沈阳、大连、抚顺、本溪、锦州、营口、铁岭、盘锦、葫芦岛9市实现了异地医保结算,丹东、辽阳、朝阳三市也在积极推进相关软件升级改造工作,预计年内就将加入全省联网结算范围。


  据了解,沈阳市在几年前已经与海南省实现了跨省异地医保结算,为一部分在海南长期居住的沈阳人提供了就医便利。


  医保全国联网需搭建全国性平台


  但是,要想实现全国范围的异地结算要突破诸多瓶颈,并要建立“专线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曾指出,全国范围内实现跨省异地结算还有诸多瓶颈。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职工医保、居民医保以地级市为统筹区域,新农合大部分以县为统筹区域,而且分属人社、卫计两个系统管理。在医保资金方面,财力较发达地区政府补贴会多一些,财力欠发达地区政府补贴则少一些。这些因素造成了各地医疗保障水平差别较大,药品目录、起付线、封顶线以及报销比例千差万别。


  “我们之前曾考虑过跨省医保,比如辽宁与京津冀等地区的医保联网,因为我省与这些地区间人口流动频繁一些。”相关人士表示,“这次国家提出了‘全国联网’,我省一定积极配合。当然‘全国联网’主要依赖国家层面出台政策,制定规则,搭建全国性的大平台,我省再搭到这个大平台上,实现我省与全国各省市的医保联网。”


  沈今年将继续提高大病医保待遇


  在大病医保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已实现城镇居民大病医保全覆盖,并且在病种上没有限制,报销以药品目录的内容为准,参保人发生的医疗费用,自付部分年度内累计后超过限额也可享受“二次报销”。


  去年,我省出台《辽宁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施方案》,规定城镇居民大病保险起付线,以个人年度累计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超过上一年度各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确定。按此要求,5年内,我省各市将逐步下调大病医保起付标准,由原来的60%下调至50%。


  这一变化意味着什么呢?按照收入60%计算起付线时,我省各市起付线在1.2万元~1.8万元之间;调整至收入的50%后,在基数不变的情况下起付线将下调。例如某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3万,原起付线为1.8万,执行此文件后,只要参保人个人负担合规医药费年度累计超过1.5万元就可享受大病待遇。


  目前,沈阳市大病医保最高报销比例已达到85%。在年初的“两会”上,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负责人还表示,沈阳市今年还将继续提高大病医保待遇。


  我省新农合大病报销


  比例提高到80%


  本报讯(华商晨报主任记者 闻英奇)记者从省卫计委获悉,我省出台向农村贫困居民保障倾斜新农合新政策。


  今年,各级政府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预计增加40元,达到420元,参合农民个人缴费标准不低于150元。贫困居民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按政策规定给予补贴。


  据悉,我省还将调整提高11种重大疾病医疗费用限额标准,农村优抚对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五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成员等贫困居民患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妇女乳腺癌、宫颈癌、终末期肾病、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等重大疾病,在限额内的医疗费用,新农合报销比例从70%提高到80%,民政部门按医疗救助政策对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给予医疗救助。


  同时将0~7周岁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纳入新农合统筹支付范围试点,耳蜗成本费支付限额为10万元,植入手术医疗费用、康复训练费用分别各自定额为1.4万元,新农合按70%报销。符合贫困救助条件的,新农合再提高10个百分点的报销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