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医保实现一体化,三地看病刷医保卡可实时结算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北京市朝阳区、天津市滨海新区与河北省廊坊市12月26日在廊坊签署《关于推进京津冀三地先行区(市)医保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明确,探索扩大三地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备案、院端直接结算范围,实现参保群众在异地直接办理门诊慢特病备案,积极指导和协助定点医疗机构做好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实时结算相关工作。
在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廖藏宜看来,扩大京津冀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京津冀三地医保直接结算的实施非常有必要。由于交通的便利性,大量津、冀户籍的参保人在当地参保,但长期工作居住在北京,京津冀异地看病刷医保卡可实时结算,意味着三地的跨省结算系统联调测试验收工作已经完成。
11月22日,在河北涞水县中医院门诊结算窗口处,患者在刷脸缴费。新华社图。
根据协议,围绕人民群众就医报销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和医保经办工作中的堵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医保一体化协同发展。探索解决三地参保群众医疗费用手工报销多次往返问题,扩大三地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定点医药机构范围,探索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数据全量上传,逐步实现异地就医结算信息共享。
北京回龙观医院原副院长王绍礼提到,“推进医保协同发展,与前期已经实现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一样,都是落实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具体举措,对于三地共享一体化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协议指出,探索通过动态集中共享三地医保经办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目录等,提高异地费用手工报销审核效率和审核质量,缩短参保群众手工报销垫资等待周期。那么如果河北和天津的病人都到北京来,北京医疗资源是否会紧张?
廖藏宜提到,这种现象不会大规模出现,我国此前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十六字方针,确保医疗资源不会出现大规模挤兑,现实中这些地区参保人患小病完全可以在当地解决,患大病当地看不了,再转诊到北京,这符合分级诊疗的总方针。
“实现全国范围内看病直接结算是未来可期的,但需要完善的医保政策配套措施。”廖藏宜表示,一是,各统筹区跨省结算系统要统一标准、统一规范,做好系统的调配,提前预留好端口;二是,完善的周转金运转体系必须得跟得上,实时结算涉及到就医地医保部门的资金垫付问题;三是,医保监管审核措施需要织天网,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国通行以后,肯定有不法分子会钻空子,这就需要医保智囊团进一步完善监管措施,织好监管这张大网。
责编:呼梦瑶
主编:邱越
校对:董颖钰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