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接到黄先生的投诉,反映阳新县社保局要求参加社保的退休人员换联通号码,并付费180元,否则不能年审。


  黄先生说,自己的岳母是阳新县退休人员,目前在武汉居住,以往每年一次的资格认证,都是他们开车送老人回去,而今年听说有一种电话认证的方式,只要打打电话就可以通过审核,但等到到阳新县社保局办事大厅询问时,却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


  黄先生:他就让买他的电话卡,大概是180块钱一年,我说用我的电话卡给你们打电话不行吗,他们说不行,必须买他的电话卡。


  黄先生认为,用通话的方式来审核老人是否健在,的确是方便了退休老人,更是对居住在异地的老人简化了手续,但强行搭售电话卡的方式让他难以接受。


  阳新县社保局真的在强行搭售电话卡吗?记者随后电话采访了阳新县社保局养老保险局办公室主任潘丰华,据他介绍,阳新县退休老人资格认证有四种方式,退休老人可以“因人而异、自愿选择”采取任意一种:一是在本地的老人,可到县社保局或乡镇人社中心进行现场指纹认证;二是声纹认证,但是只能使用联通的电话卡,移动的、电信的目前都不行;三是对于行动不便的生病的、瘫痪的人员,养老保险局工作人员可以上门去采集;四是如果退休人员去了外地,可在他们那里拿一张异地认证表,去外地居住的人社机构认证,然后再把表寄回阳新县社保局。


  对于“声纹认证”方式必须购买联通电话卡一事,潘丰华表示,声纹采集是他们去年底推出的一个便民措施,这一方式的确需要联通用户才可以选用,养老保险局也没有收取任何费用。对于认证手机号码为什么只能选择联通,而不能使用移动、电信,潘丰华的解释是:首先180元是购买电话卡后,联通公司收取的每月15元保底通讯费,其次,声纹认证是县人社局与社会上的一家公司合作推出的,所有的技术和运行都由那家公司提供和负责,他们也曾要求这家公司尽快接入移动和电信的电话,但好像是系统技术上存在问题。


  潘丰华说,当初推出声纹认证这一方式时,曾遭到了一些人的异议,在今年六七月份时,有过类似“人社局与联通对客户进行分成,骗取客户话费”的传闻,他们在辟谣的同时,也就不能同时接入移动、电信的问题向社保局上报过。既然上报过这个问题,为什么现在还不能解决呢?记者联系了阳新县社保局办公室,该科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值班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在接到上报的问题后,也与电信、移动都沟通过,但没有成功。原因在于:退休人对这项业务的绝对需求量不是太大,如果三家一起做,势必就会一起来分这有限的资源,再加上本身移动、电信的用户就占了很大比例,那么加入到这个系统中,对于这两公司来说,不会增加任何新用户,没有利润点,还要增加成本,这才导致沟通无效,而相反,联通的用户基数不大,那么它也许通过这个方式,可以让一部分其他运营商的用户转投过来,这也许是联通的打算。


  目前,我们已将了解到的情况告诉了黄先生,他表示,他将选择邮寄的方式,把异地认证表在武汉进行认证,再寄回阳新。


  (记者刘波涛 编辑黄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