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人放弃医保,主要有以下原因:


  1. 经济方面的因素:


  ? 费用上涨压力:医保费用尤其是居民医保费用连续多年上涨。2003 年新农合建立之初个人缴费仅 10 元,到 2023 年涨到了 380 元,2024 年又涨至 400 元。对于一些收入较低的家庭,特别是农村地区和经济困难群体,医保费用成为了一项不小的经济负担。如果家庭人口较多,全家参保的费用支出会让他们感到压力较大,在经济困难时期可能会选择放弃参保。


  ? 经济压力与预期收益不匹配:部分身体健康的年轻人认为自己生病的概率较低,缴纳医保费用后可能很长时间都不会使用到医保报销,从短期来看,他们觉得投入的医保费用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所以不愿意继续缴纳。


  2. 医保制度因素:


  ? 报销范围和比例的限制:城乡居民医保主要针对大病保障,门诊看病拿药的费用通常不在报销范围内,只有住院治疗才符合报销条件。对于一些患有慢性病、需要长期门诊治疗的人群来说,医保的保障作用有限。而且医保报销存在地区差异,在户籍所在地报销比例最高,出了县市大幅减少,出了省更是少得可怜,这对于外出打工、异地生活的人群来说,医保的实用性大打折扣。


  ? 医保报销流程复杂:一些人反映医保报销的手续繁琐,需要准备各种材料,办理过程耗时较长,尤其是异地就医报销更是如此。这使得一些人在报销过程中感到不便,对医保的满意度降低,从而放弃参保。


  ? 缴费年限延长:部分地区延长了医保缴费年限,这意味着人们需要更长时间的缴费才能享受医保待遇。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他们可能会觉得未来的不确定性较大,长期的缴费负担让他们对医保产生了犹豫,甚至选择放弃。


  3. 认知和观念因素:


  ? 健康自信:一些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过于自信,认为自己不会生病或者很少生病,不需要医保的保障,所以选择不缴纳医保费用。


  ? 对医保制度缺乏了解:部分人对医保制度的了解不够深入,不清楚医保的具体政策、报销范围和报销流程等,导致他们对医保的信任度不高,认为医保的作用不大,从而放弃参保。


  4. 其他因素:


  ? 就业和身份变化:一些人从原来参加城乡居民医保转为参加城镇职工医保。比如农村大学生毕业后找到工作,单位会为其缴纳职工医保,他们就不需要再参加居民医保;还有灵活就业人员有条件参加职工医保后,也会放弃居民医保。


  ? 信息不畅通:一些人可能因为没有及时收到医保缴费的通知,或者对医保政策的变化不了解,导致错过缴费时间,从而被动放弃医保。或者因为对医保政策的宣传不到位,一些人对医保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医保对自己的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