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后进行了三次碘131治疗。


  从2013年1月底到2014年6月,一年半的时间内,做了三次。


  剂量分别是125、150、175。


  tg最低降到了0.75,后来基本稳定在1.5左右,这几年我也懒得查了。


  今天就说说碘131治疗的一些概念吧。这些都是当我做131的核医学科主任的观点。


  1、为什么要131?按照10年前的治疗方案,分化型甲癌,全切+淋巴清扫,大病理确认有淋巴转移的,必须做碘131治疗。出院时,主刀就要求前往核医学科预约后续的131治疗。当时,整个深圳只有市二院有可以做碘131治疗的核医学科,科主任老黄在深圳甲状腺届可谓大名鼎鼎。


  2、什么是131?131治疗属于核素治疗,碘131是碘的同位素,一种放射性元素,跟普通碘元素具有相同的特性,所以会被人体的甲状腺吸收。只不过人体的甲状腺细胞吸收碘131后,会被其辐射所“清除”。用老黄的话说,任何手术都不可能把体内的甲状腺细胞切除的一干二净,总有些癌细胞跟着淋巴系统和血液系统在全身到处跑,搞不好就在肺、骨头上安营扎寨了,所以需要用碘131治疗追杀剩余的甲状腺细胞,无论好坏,全部消灭。


  3、131要做几次?按照老黄的理念,起码两次,第一次清甲,第二次清灶。意思就是第一次喝碘清理的是脖子部位的残留甲状腺,第二次喝碘主要清理的是转移灶。当然,老黄更重要的理念就是看tg(甲状腺球蛋白),按照他的说法,131之后tg低于0.2才算毕业。


  确诊甲癌之前第一次听说碘131还是在2010年福岛核泄漏以后,2011年3月,有新闻报道,在中国的东北检测出了碘131,应该就是来自于福岛。当时一些病友还开玩笑,说一起组团去福岛旅游,可以省下一大笔131的费用。有次复查还跟老黄说起这事,老黄很认真的说不行的,福岛除了碘131还有很多其他的放射性元素,会引起其他疾病。


  第一次131,在做完手术的当月,2013年1月30日,距离我做完手术正好三周。按照深圳的医保政策,恶性肿瘤病人可以办理门诊大病医保,核素治疗的费用可以直接在门诊报销90%。


  现在想想,我对131的理解就是,除草之后,再放一把火。


  2013年1月底,我进行第一次碘131治疗,从手术出院到喝药,大概三周,从理论上来说,这是最佳的131治疗时间。同时,也是为了赶在春节前恢复正常饮食。这三周时间,各种准备工作走起。


  1、办理大病医保。


  按照深圳社保的规定,核素治疗可以办理“大病门诊医保”,131治疗的药费、ECT扫描费用可以门诊直接报销90%,毕竟喝一次“圣水”要花万元左右。办不了大病医保的会安排住院,不过别误会,当时二院并没有隔离病房,只是在普通病房里住着,方便报销。由于办理需要n个工作日,二院医保科的说可以先付现金,然后再去社保局报销。最后也是的确如此,跑了一趟社保局的窗口,报销了九成。


  2、停药禁碘。


  131之前最重要的就是停药升TSH和禁碘。因为刚手术完,就直接不吃乐乐了,当时香港是有升tsh的针可以打,但是内地没有引进,只能是通过三周以上的停药提升tsh。据说停药的意义一是让残余的甲状腺细胞活跃起来,充分暴露,好让131追杀,同时也可以查到非抑制下的tg情况。按照老黄的理论,应该定期停药查tg,那才是最真实的。禁碘则是为了让残余的甲状腺保持“饥饿”的状态,可以更好的吸收碘131,以便发挥更好的消杀作用。


  说实话,停药造成的甲减问题不大,就是禁碘太痛苦,特别是对于一个爱吃海鲜的人来说。这三周,没有出去吃饭,都是在家自己做,放无碘盐,海鲜碰都不碰,抽空回去参加单位的年会,也是领了奖就走了,不敢吃饭。所幸老黄把喝药的时间安排在春节前两周,这样在春节前就可以恢复正常饮食了。


  3、系列检查。


  检查包括抽血,锝扫描和B超。还记得当时停药的tg是15,老黄的说法是肯定有残留的癌细胞。B超找的是当时二院的最大咖张家庭。老黄开了单让我直接去特诊科找张家庭,说他开的单当天肯定能做上。特诊科前台护士一看单,二话不说就给安排上了——上午的最后一个。等待的时候跟其他病友聊天才知道,张家庭的号基本要提前半年到一年预约才行,基本都是老病人这次来复查已经把半年后的复查预约好了。


  张家庭做的B超的确是细,看到的每一个淋巴结都会详细的标注出来。结果还好,老张的意思手术还是做的比较干净的。


  锝扫描就主要是看甲状腺切除的效果,如果残余比较大,就要继续等待进一步萎缩才能进行131治疗,不然效果不好。当时有位一起检查的病友就因为残余甲状腺较大,老黄推迟了她喝药的时间。


  一切都符合条件了,就等着埋单喝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