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戴云


  2月13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关于实施2025年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项目的通知。其中,包括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均提供儿科服务、推进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的应用、取消门诊预交金等八件为民服务健康实事。


  图片来源:卫健委网站


  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均提供儿科服务。通过扩大儿科服务供给、增强儿科服务能力、改善儿科医疗服务,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全面梳理辖区内尚未提供儿科服务的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名单,督促指导其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医疗机构基本标准有关要求设置儿科,配备相应设施设备。


  在提供优质门诊服务方面,要求11月底前,每个地级市至少有1所医院,直辖市的区县至少有1所医院提供心理门诊、睡眠门诊服务。以设区的市为单位开通心理援助热线,5月1日0时前,实现拨打“12356”电话号码接通心理援助热线的功能。全国举办超过5000场次国家和省市级专家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关于推进结果互认方面,要求11月底前实现地市内互认项目超过200项。加强临床检验、放射影像、核医学等相关专业质控工作,实现国家、省、地市质控中心全覆盖。推广“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服务模式,在紧密型医联体内实现检查检验同质化管理基础上,有序扩大互认机构和区域范围,逐步实现地市内互认。


  推动县级以上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和普惠托育服务机构建设,要求11月底前,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全国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支持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3岁以下婴幼儿。协调利用现有设施、场所等街道和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建设托育服务设施,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规模较大、需求较多的用人单位要创造条件提供托育服务。


  规范预交金管理。要求不迟于3月底,公立医疗机构停止收取门诊预交金,并对存量门诊预交金陆续进行清算、退款。合理确定住院预交金额度,使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不迟于6月底降至同病种同保障类别个人自付平均水平。在患者出院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住院费用结算,逐步实现24小时内结算。


  加强血透服务供给,要求不迟于11月底,常住人口超过10万的县均能提供血液透析服务。同时,规范提供透析服务,指导对口支援医院对血液透析服务能力薄弱县开展技术和管理帮扶,指导县级医院选派专业人员至对口支援医院进修培训。


  推进“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服务覆盖全国各个血站,已建有成熟的血费减免信息化平台的,做好与全国血费跨省异地减免平台对接;尚没有相关信息化手段的,充分发挥全国血费跨省异地减免平台的兜底作用,有效缩短受理和报销办结时限,让献血者能够获得便捷的血费减免服务。


  此外,要求举办20场以上“时令节气与健康”健康知识发布会,围绕不同时令节气期间疾病流行特点和群众关心的健康问题,组织中医、西医、疾控及食品营养、运动健身、心理健康、慢性病、传染病防治等各领域专家,加大健康科普力度,推进健康知识进万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