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王柯影


  萧山各银行网点变身“智慧助老站”。王柯影 摄


  “以前要跑几十公里到区里,现在家门口就能办,连方言服务都有。”近日,在萧山区益农镇农商银行网点,市民张大爷仅用10分钟就办妥了异地就医备案。张大爷的感慨道出了医银合作的核心价值。


  近年来,杭州“医银合作”模式不断探索创新,全面打通基层群众医保服务“最后一公里”,开创“群众得实惠、银行拓业务、医保优服务”三方互惠共赢的局面。例如萧山与余杭两地医保部门携手金融机构,将医保服务嵌入银行网点毛细血管,让“15分钟医保服务圈”从蓝图变为现实。


  萧山医保通过“三个全覆盖”夯实服务基底:全区52个合作网点星罗棋布,14项高频事项全面下沉,医银合作专柜员工全部经过“理论+实操+考核”的三阶培训持证上岗,构建起“全域受理、全科服务”的经办网络。


  “到我们银行来的客户群体中老年人占比较高,所以我们银行内的服务和设施就多为老年人考虑一点。”农业银行萧山城厢支行网点负责人表示。


  针对到农商行办理业务的客户群体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特点,萧山各银行网点变身“智慧助老站”。农业银行萧山城厢支行设置的“视频办”专窗,通过医保中心“云端坐席”实现远程帮办,配合方言服务专员、大字指南、养老金发放日专场等暖心举措,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


  余杭区则将标准化建设推向纵深,牵头制定《杭州市“医银合作”标准化指导手册》,从服务标识到操作流程实现“六个统一”。区64家余杭农商银行网点、16家丰收驿站均配备智能终端、叫号系统等标准化设备,67名医保专员通过“月考+季评”的动态考核机制保持专业水准。根据服务半径和人群特征,将丰收驿站细分为旗舰型、标准型、简易型三类。在五常街道旗舰驿站,不仅设有医保自助服务区,还开辟“童趣空间”让办事家长无后顾之忧。更将服务触角延伸至产业园区,在视谷产业社区开展的"医保夜市"活动,为2000余名科创企业员工解答参保政策。


  在数字化赋能方面,余杭农商银行引入的“预约上门办”系统,为行动不便群体开辟绿色通道;萧山开发的“医保小智”智能平台,实现材料预审、进度查询等7项功能指尖办理……两地医保部门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医银合作,通过场景再造、流程重构、数字赋能,让医保服务渗透社会每个角落。


  余杭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医保自助办理区。王柯影 摄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