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节目,今天咱们来聊聊2025年医保报销的注意事项。可能大家对医保都十分熟悉,在平时可能觉得医保的存在感不强,但是它确实是在关键时刻能够为大家减轻医疗负担的主力。那么随着社保制度的不断更新,2025年医疗改革仍在不断进行,有以下几种情况是不能使用医保报销的,要及时注意。


第一,医保等待期

  医保等待期,是指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首次参保或中断参保后重新参保时,需要等待一定期限后,才能享受医保报销待遇的规定。值得注意的是,以前是职工医保断缴重新缴纳会有3个月等待期,现在城乡居民医保也同样有等待期了。


  具体来说,自2025年起,除新生儿等特殊群体外,对未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内参保或未连续参保的人员,设置参保后固定待遇等待期3个月。未连续参保的,每多断保1年,在固定待遇等待期基础上增加变动待遇等待期1个月,参保人员可通过缴费修复变动待遇等待期,每多缴纳1年可减少1个月变动待遇等待期,连续断缴4年及以上的,修复后固定待遇等待期和变动待遇等待期之和不少于6个月。


第二,没到门槛起付线

  这个门槛起付线不光是住院和门诊起付线,在一些特殊医疗保障政策或补充保险中也可能存在类似起付线的规定,如大病保险起付线,当参保人经基本医保报销后,个人自付的合规医疗费用超过大病保险起付线,可进入大病保险报销流程,由大病保险按规定比例对超出部分进行报销。这个是大家需要注意的。


第三,医保目录外的药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药品不断涌现,但并非所有的药品都能及时纳入医保目录。例如,一些治疗罕见病的特效药物,由于研发成本高、市场需求小等原因,往往不在医保目录范围内。


  还有像滋补类药品,像人参、阿胶等主要起滋补作用的,不在报销范围内。其次是含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药品,比如虎骨、犀牛角等成分的药品,不仅保护野生动物,也因成本等因素不报销。再比如说保健药品也不能报销,例如增强免疫力但无治疗功效的产品。预防性疫苗和避孕药品,如流感疫苗、避孕药等通常不在医保报销列。


第四,应由第三人负担的费用:责任明确的医疗费用分担

  这是在我国的法律法规当中明确规定的,因第三人的侵权行为或其他原因导致参保人员发生医疗费用的,应由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医保基金不予支付。啥意思呢?我们简单举例说明:


  例如,小赵在下班途中被一辆汽车撞倒受伤,经交警认定,汽车驾驶员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小赵在医院接受治疗,共花费了3万元的医疗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小赵的医疗费用应由汽车驾驶员及其投保的保险公司承担,医保基金不予报销。


第五,其他情况

  我们现在在大医院看病,除了看病花费的治疗费、诊疗费、检查费等等之外,还有最基本的挂号费、病历本费住院陪护费等等这些都是不在医保的报销范围内的。就比如说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张,每月需要到医院复诊取药,每次复诊的挂号费为20元,一年下来挂号费就需要240元。由于门诊挂号费不能报销,老张需要自己承担这笔费用。


  但是不同地区的医保政策可能存在差异,一些地区可能会对部分特殊人群(如低保户、残疾人等)的门诊挂号费给予一定的补贴或优惠。所以大家有这个残疾证等文件证明的话,可以咨询当地医院能否有挂号费等补贴或者优惠。


  总而言之,医保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的确确在我们的健康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但是它也不是万能的,一些符合规定的诊疗项目和药品是可以报销没错。但是它同样有很多地方是不能通过医保来报销的。这都是充分考虑到医保制度的合理性、公平性以及可持续性。而医改也在逐渐朝着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不断调整更新,相信之后会有更多的改革红利让老百姓更受益。


  那么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