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的人丨把医保缴费窗口“搬进”手机的技术专家
导 读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不断推陈出新的科技正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个“五一”小长假,“问北京”推出特别报道《向“新”而行的人》,聚焦与新科技相关的六个岗位上的六名一线劳动者,讲述他们向新科技而行的故事。
让患者和医生都便利的小程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神经内科是平日医院里最繁忙的科室之一,在头痛科门诊,刚刚结束诊疗的患者殷女士,出诊室没多久就拿起手机使用“京通”小程序,支付医生开具的检查以及药品费用。
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候诊大厅/京阳摄
使用京通小程序进行医保移动支付/受访者供
唐医生正在跟患者沟通/京阳摄
把医保缴费窗口“搬进”手机的人
据测算,天坛医院年均门急诊服务量超过220万人次,核算下来每天门诊人数超过6000人。一个普通工作日的上午,门诊大厅内人头攒动:
天坛医院门诊大厅/京阳摄
作为首都信息的技术专家,宋杰主要从事信息系统的研发建设和运维管理工作。在国家医保局、北京市医保局的支持和指导下,团队研发系统至今,已经成功让110家三级医院开通了医保移动支付的功能。无论是医院自有应用入口,还是统一的如“京通”小程序等平台,这些庞大的数据量都直接汇入他们所搭建的底层平台:
宋杰:通过“京通”入口, 包括支付宝平台、微信平台都可以实现医保移动支付的功能。其中110家里边有45家医院,他们医院自有的应用,包括医院自有的 App、微信公众号,其实也增加了医保移动支付的功能。我们也在跟更多的医院对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医院也会进入到医保移动支付的范围里边来。
医保移动支付就是参保人无需使用社保实体卡、也无需在窗口排队缴费,通过手机即可在线完成医保统筹基金报销、个人账户、个人自费“一键”结算,解决患者为缴费来回跑、排队长、等待久的问题。简单说就是将缴费窗口“搬进”手机,而“不简单”的是,这项服务连“推送间隔”都经过了“秒级”的精密计算:
宋杰:往往在场景里边,比如你从大夫的那个地方看完病出来之后, 其实什么时候你接到订单是非常关键的。可能比如订单晚接到两分钟,你可能就没有看到订单,就会选择窗口交费。从大夫看完之后,最起码应该在15秒钟之内(患者)就应该能看到订单,这是一个标准,如果要是时间稍微长一些,很可能就错失了患者去使用移动支付这个机会。
宋杰正在操作医保移动支付系统/京阳摄
研发难点:技术架构复杂和对接方众多
关乎百姓民生、高频触发的医保结算所涉及到的数据量不可谓不惊人。目前北京市参保人医保门诊实时结算日均结算量约为120万人次,最高日结量超过200万人次。对于宋杰团队来说,在研发最新医保移动支付系统中遇到最大的挑战,还源于技术架构的复杂和对接方的众多性,且每个对接方都有自己的业务规则和技术标准,这无形中增加了系统研发和对接的难度,也考验着团队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宋杰:我们自己就是个自检人员,你看我自己挂的这个长的挂号单……(我们其实就是)通过比如说挂号收费或者退费退号这种方式,去检验我们系统的流程,包括一些很异常的状态, 特殊的状态是不是能够处理正确。因为其实每一笔的费用上线之后,都是老百姓的对吧?你可能系统有一个1%的错误, 那么对于当事人来讲就是100%的问题,所以我们也是要保证我们的系统的稳定,业务流程要准确,相关分解的金额,包括对于个人的待遇影响, 应该还是百分之百准确的。
宋杰和团队讨论工作/受访者供
自身成长,也见证数字经济对城市的改造
说起系统、操作、数据、对接,宋杰侃侃而谈。但二十多年前,这位计算机专业的“理工男”并不善言辞。从一线技术人员到团队带头人,他不仅获得了自身成长,也见证了数字经济对社会民生带来的巨大改变。
宋杰:当时我来的时候公司也是刚成立不久, 到现在为止应该是有22年的时间了,我自己也是伴随着公司的发展成长。我们参与了北京市医保信息系统, 最初从筹划初建到我们系统这么多年不断的一种扩展和升级改造, 到我们今天系统的重构和迭代的全过程,我们团队中的很多人跟我一样,都是见证了数字经济对我们经济社会这种天翻地覆的改造,投身到北京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第一线。
如今,医保移动支付让结算场景更加灵活,打通了医保缴费“最后一米线”的痛点问题。未来在科技的不断加持下,宋杰也有信心看到越来越多的创新服务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催生出智慧医疗新业态的形成。
宋杰:它其实是个一通百通的问题,医保移动支付它是一个场景化的东西,实现之后像医院可以用更多的资源再进行优化。在不久的将来医疗行业将融入更多人工智能、大数据、传感技术等高科技,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我们团队也在进行三医方面新业态的探索,正在进行医保垂类大模型应用的研究,抢抓北京数据先行区机遇,深入发掘数据资源价值。随着数字技术的赋能,像类似信用医疗、互联网医院、个性化诊断也会更加成熟,走进千家万户,给老百姓带来真正的福利。
小 问 说
医保移动支付
将医保缴费窗口搬进手机
让百姓就医更加便捷
原创稿件 转载需授权 否则举报
记者丨三月 史喻 编辑丨三月
值班主编丨唐言
问 精 彩
问民生丨向“新”而行的人丨 “90后”民商火箭的“01指挥”
问民生丨向“新”而行的人 | 他们,接住了“双11”的泼天流量……
问民生丨向“新”而行的人丨罗晓——“采销东哥AI数字人”背后的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