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对断保人员再参保设置待遇等待期,目的是避免选择性参保,以保障医保制度持续运行,维护全体参保人的权益。


  

  

   上海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以下简称:居民医保)


  断缴后具体有何影响?


  医保待遇等待期有何具体规定?


  跟着小嘉,一起来了解“医保待遇等待期”


  1


  什么是医保待遇等待期?


  参保人员因未按照政策规定及时参保缴费导致无法立即享受医保待遇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享受,这段时间即医保待遇等待期。在医保待遇等待期内发生的医疗费用无法报销,需要参保人自己承担。


  2


  原先有没有设置医保待遇等待期?


  大多数医保统筹地区在实践中已对断缴人员和没有在集中参保期缴费人员设置了待遇等待期。如本市规定:参保人员按照年度缴费在次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享受相应居民医保待遇,中途参保人员(新生儿等除外)应当按照年度标准缴费并经3个月等待期满后方可享受居民医保待遇。


  3


  为什么专门设定医保待遇等待期?


  我国居民医保不是强制参保,如果不设置待遇等待期,越来越多人会选择生病后才缴费参保,最终损害的是全体参保人的利益。


  4


  医保待遇等待期是如何规定的?


  自2025年起,除新生儿等特殊群体外,对未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参保或未连续参保的人员设置参保后固定等待期3个月,未连续参保的每多断缴1年,在3个月的固定等待期基础上再增加1个月的变动等待期。


  考虑到参保人实际情况,允许参保人通过缴费修复变动等待期:缴费参照当年参保地的个人缴费标准,每多缴纳1年的费用可以减少1个月的变动等待期。需要注意的是:连续断缴4年及以上的,修复以后的变动等待期不少于3个月,加上原有3个月的固定等待期,需至少等待6个月。


  5


  为什么不允许修复固定待遇等待期?


  如果可以修复固定待遇等待期,就相当于允许生病后再缴费,缴费后马上享受待遇,这样会增加选择性参保风险,让选择参保的群众利用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信息优势,享受别人缴费对自己的贡献,对正常连续参保人员来说非常不公平。


  友情提示


  如果原来正常参保,但2024年年底集中征缴期没有参保缴费,那2025年就会有待遇等待期。


  请拨打电话12393详细咨询!


来源:嘉定区医疗保障局
编辑:王晨尧(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