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参加医保,为什么有的人没有个人账户?缴纳医保怎么更划算?
在讨论医保时,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疑问:“为何我也缴纳了医保,却没有个人账户?”这个问题揭露了普通民众对于医保体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解和信息缺失。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解读医保的种类、功能以及如何根据个人情况作出最适合的选择。
01
为什么同为医保参与者,却有人缺少个人账户?
我国的医保按是否就业分为两类,就业人群加入职工医保(包含灵活就业者),未就业者则投入居民医保。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的最大区别之一便是账户结构的不同。
职工医疗保险包括了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两部分,相对的,居民医疗保险就没有个人账户,缴纳的资金都是投入统筹基金中,以便进行统一的管理。
医保统筹基金能干嘛?
统筹基金主要应用于医疗报销,包括住院费用、跨地区转诊、门诊治疗慢性病及特殊病症等。只要你参与了医保,无论是职工还是居民医保,均可享受此福利。
个人账户能干嘛?
个人账户余额主要用于在指定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产生的需个人支付的医疗开销;在指定的药店购买药物、医疗设备以及医用消耗品,产生的需个人承担的费用;为配偶、父母、子女支付参加居民医疗保险等项活动的个人缴纳费用。
02
为何即使有个人账户也无法购买“药”呢?
然而,个人账户并非总能用于药物购买,原因如下:
政策规定,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主要用于支付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的个人负担费用,这意味着,只有符合医保支付范围的药品和服务才能使用个人账户支付。
例如,保健品属于非药物类产品,不在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内,所以无法使用医保账户来支付。
所以,一些人在指定药店无法使用医保卡购药,可能是因为所购药品超出医保个人账户支付范围。
03
选择哪种医保更为划算?
首先,让我们了解这两种医疗保险的特点:
【缴费时间】
作为“职工社会保障”的一个关键部分,职工医疗保险中的个人缴费额是基于其薪资来决定的,个人需要负担薪资的2%,而企业的缴费比例则根据不同地区的规定,存在5%-11%的变化。
这两部分费用加在一起缴入医疗保险基金,然后部分资金会返回到个人账户中,用于覆盖日常的门诊费用或购买药物。
男性需缴纳25-30年,女性20-25年,方可退休后享受免费待遇;如未退休但已满最低缴费年限,仍需持续缴纳直至退休。
居民医保则要求每年缴费以维持保障,个人年缴纳额约380元,政府补贴较多,每人每年不低于640元。
【参保人群不同】
职工医保面向有正式工作的职工,包括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员工,私营经济及自雇者,以及灵活就业人群;而居民医保主要针对无固定工作的城市居民,包括18岁以下儿童、未参加职工医保的人群、老年人、在校大学生等。
【缴费方式不同】
职工医疗保险按月缴纳,由个人和雇主各自承担一定的费用比例,对比之下,居民医疗保险则是按年度缴纳,其资金主要来自个人缴费和政府的财政补助。
【报销比率不同】
职工医保选择的医院范围较广,且有较高的报销率;而居民医保在报销比率上略显不足,这是由于其缴费金额较低所致。
通常,在同一等级的指定医疗机构中,退休职工医疗保险参保者的报销比例大于在职职工医疗保险参保者的报销比例,而后者又大于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者的报销比例。
最后,选择哪种医保,关键在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如果你是一个有稳定工作的职场人士,职工医保无疑是更优的选择,因为它不仅提供了更全面的医疗保障,同时也为你的个人账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而如果你处于职场之外,居民医保则以其较低的参保门槛和政府补贴,为你提供了基础的医疗保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