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学习时报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健全基本医保参保长效机制”。充分彰显出党和国家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高度重视。因此,在今后的具体实践中,需要始终坚持公平普惠,推动全民参保,通过大数法则分散疾病带来的风险,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进一步体现普惠性、可及性,以此筑牢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根基。


  全民参保,对保障居民健康、促进社会稳定、推动医疗行业健康发展以及助力国家民生制度建设至关重要。


  从居民个体层面来看,筑牢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根基是保障其健康权益的关键。当城乡居民对基本医疗保险有高度的获得感幸福感,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加入到保险体系中来,按时缴纳保费。一旦生病,城乡居民能够毫无顾虑地依托医保获得适宜的医疗服务,不必担心高昂的医疗费用使家庭陷入经济困境。这种积极参保态度确保了居民在健康受到威胁时,有坚实的保障网络可供依靠,真正实现病有所医。


  从社会稳定的角度而言,筑牢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根基意义重大。如果居民对医保体系缺乏参保意愿,则可能导致参保率下降,使得部分居民在遭遇重大疾病时面临经济崩溃的风险。这不仅给家庭带来灾难,也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当公众参保的根基稳固,全体城乡居民都积极加入医保体系,医保互助共济的功能就能够充分发挥,进而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整个社会环境会更加和谐稳定。


  对于医疗行业来说,筑牢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根基,有利于推动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医疗服务的优化。当城乡居民对基本医疗保险高度认可,医保基金的筹集和使用就会更加顺畅,这就为扩大医疗保障范围、提高报销比例提供了条件。医疗机构也会更有动力去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参保居民的多方面需求。


  从国家发展层面来看,筑牢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根基,有助于医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它能促使政府不断完善医保政策,使其更加科学、合理、人性化。同时,也能提升国家在医疗保障领域的公信力,体现国家对民生的高度关注,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民生基础。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作为保障广大民众健康的重要民生工程,其公众参保的根基必须坚实稳固。要达成这一目标,必须做到“四个注重”。


  注重政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政策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核心所在。首先,缴费标准的制定要兼顾公平性与可承受性。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状况进行科学划分,确保经济发达地区与相对落后地区的居民都能承担得起相应的缴费,避免因缴费过高而导致部分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对于特殊困难群体,如残疾人、五保户、低保户等,要设立特殊的减免或补贴政策,体现政策的人文关怀。其次,报销政策要与时俱进且具有全面性。报销比例的设置应在医保基金可持续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城乡居民实际报销的额度,特别是对于大病、重病以及一些慢性病的报销,要加大补偿力度。同时,不断将新的诊疗技术、特效药品纳入报销范围,使城乡居民在面对各种疾病时都能享受到医保带来的实惠。只有政策科学合理,城乡居民才会从心底认同并主动加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


  注重宣传的广度与深度。宣传工作是增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公众参保的重要手段。在广度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进行宣传。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可以通过制作专题节目、刊登政策解读文章等方式,向广大居民传播医保政策的基本信息。同时,新兴媒体,如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则可以制作生动有趣的短视频、漫画等,以更具吸引力的形式将医保政策递送到居民的“掌心”。在深度方面,要深入社区、乡村、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活动。组织专业人员深入讲解医保政策的具体细节、参保流程、报销手续等,让居民对医保政策有深入的了解。针对居民可能存在的疑问和误解,要及时进行解答和澄清,确保居民能够准确把握医保政策的内涵。


  注重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医疗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城乡居民对基本医疗保险的评价。一方面,要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力度,改善其硬件设施,如医疗设备的更新、医疗环境的优化等。同时,加强对基层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使居民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要提高医保经办服务的效率。简化参保登记、费用报销等手续,推行一站式服务、网上办理等便捷方式,减少居民办理医保业务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此外,建立完善的医保服务热线,及时解答居民的咨询和投诉,让城乡居民切实感受到医保服务的便捷与高效。


  注重监管的严格与透明。严格的监管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健康运行的保障。在医保基金的监管方面,要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对医保基金筹集、管理、支付等各个环节的监督,防止基金被挪用、侵占、浪费等情况的发生。对于医疗机构的监管,要规范其诊疗行为,严厉打击过度医疗、虚假报销等违规行为,确保医保基金能够真正用于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同时,监管过程要保持透明,定期向社会公布医保基金的收支情况、违规查处情况等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只有通过公开透明的监管,才能持续增强城乡居民对医保制度的获得感幸福感,确保制度的长期稳定运行。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生命力源于全民的广泛参保。唯有通过政策优化、宣传深化、服务提升、监管强化等多维举措,才能筑牢制度的根基,使其真正成为守护城乡居民健康的坚实屏障,为国家民生保障体系的完善与社会长治久安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