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节目,今天咱们来关注一下医保改革比较重要的三个方面,是不是又省钱了呢?一起来看看吧


  先来关注一下医保费用结算方面的好消息,部分地区已经取消了门诊起付线和门诊预交金。


  在门诊起付线问题上,一直都是广大病友看病时觉得很头疼的事情,有的小疼小热,可能只是几副药就好了,但是光开几副药,根本就不能达到门诊报销的要求,于是就开始了因为一点点小问题就去做很多无用检查等等。但是现如今,这个问题已经开始得到改善。尤其是对于一些慢特病患者来说,看病更方便了。


  以广州市为例,在取消门诊起付线后,众多慢性病患者的就医频次更为合理了。之前,有些患者为了减少凑齐起付线的压力,会尽量拉长拿药间隔,毕竟去一次一个门槛费都凑不够,还要来回折腾。结果就是长间隔的回诊频率十分不利于病情的稳定控制。但是现在,他们可以根据医嘱按时就诊、取药,医疗费用能更及时地得到报销,病情管理也更加科学合理。


  在门诊预交金问题上,曾经患者到医院门诊看病,往往要先交一笔数额不小的预交金,这不仅占用了患者的资金,还可能因为对预交金数额预估不准,导致诊疗过程中反复充值缴费,浪费时间不说,还让病患家属的心里遭受更大的压力和烦恼。


  现在好了,取消门诊预交金后,就医体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患者不用再为准备预交金的事情而操心,心理压力大大减轻。比如一位老人独自去医院看病,以往要纠结带够预交金的事儿,生怕身上没带够钱,就不能看病,还得白跑一趟。


  而且按照以前的规定,预付金的金额要求往往很高,有可能要提前上交三四万元的费用,才能开始做检查,开始看病。那如果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笔预付金可能就不是一笔小数目,还需要东凑西凑才能交的上去。


  但是现在直接按照实际诊疗花费结算就行,方便又省心。而且,这一改变也让就医流程更加顺畅,患者不用在缴费窗口和诊室之间来回奔波,节省了大量时间,可以把更多精力专心的放在自己的病情治疗上。


  其次在住院病房问题上也有所改变,在过去,在一些重症病症的科室,可能存在着一床难求的情况,毕竟医院的床位是有限的,而病患却在源源不断的增加。并且住院并不能说住个几天就能出院。有的重症病人往往会在医院住上两三个月甚至半年一年的时间。那么这期间其他的病患没有床位,就只能在医院的走廊里干等着。


  那么现在这种情况也开始得到改善。比如北京的中日友好医院,就进行了共享床位“全院一张床”的探索与创新。


  将整个医院的病床看作一个整体,不将病床以可是进行划分,而是哪里有空缺,就让那病患直接住在哪里。这样一来,大大的缩短了病患等待病床空位的时间,也更提高了医院病房的使用效率。还可以简化住院流程,患者及其家属不用在不同科室间来回奔波办理各种手续,只需在一个科室接受治疗和护理,听从医院的床位调配中心统一安排,就可直接办理相关手续。


  不过大家不用担心,就算是住在了不同科室的病房,之前的主治医师以及治疗方案都没有变化,不会影响大家的看病就医。


  然而说了这么多,大家其实最关心的还是看病能不能更省钱。但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实际上很难看出医疗费用是否有所减少。因为医疗费实际上还包含很多方面,比如门诊报销比例,药品消费、检查项目等多个方面。


  但是值得高兴的是,我们的门诊医保报销比例确实是有所提升,而新的医保目录实施之后,大家能够报销的药品种类也有所增加,病患自付费用部分已经实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


  另外还有跨省就医直接结算和个人医保账户共济等方向的改革。这都在说明我们的医保改革越来越方便,需要患者自付的部分越来越少。希望以后的医保改革能够更多的惠及普通民众。


  那么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