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讲清!社保医保养老险差异、缴纳及补缴要点
概念区别
- 社保:即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这五个险种构成,旨在为劳动者提供在年老、疾病、失业、工伤、生育等情况下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经济补偿,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
- 医保:是医疗保险的简称,是社保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因疾病、意外伤害等就医产生的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保障公民的基本医疗权益,分为职工医疗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
- 养老保险:同样是社保的一部分,它是为保障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通过在工作期间积累资金,在退休后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 。
缴纳流程
在职职工
- 开户:单位在成立后,需前往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社保开户登记,提交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等相关材料。
- 增员:新员工入职,单位在社保系统进行增员操作,录入员工信息。
- 申报缴费:每月在规定时间内,单位通过网上申报系统或前往社保经办机构,申报当月社保缴费基数和人数。系统自动计算单位和个人应缴金额,单位从职工工资中代扣个人应缴部分,连同单位应缴部分一同缴纳,可通过银行转账或在线支付系统完成缴纳。
灵活就业人员
- 参保登记:一般需携带身份证、户口本(部分地区可能还需要失业证、照片等),到当地社区街道的社保服务点或区县一级的社保局(劳动保障局)办理参保登记,填写申请表。
- 选择缴费档次和方式:如提供银行卡号以便自动扣费,或选择其他适合自己的缴费方式,如线上缴费、银行柜台缴费等。
- 缴费:按所选方式和时间按时缴费,线上缴费可通过支付宝、微信、云闪付等APP,进入相应的社保缴费模块,输入个人信息进行缴费;也可到合作银行营业网点柜台,或者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APP、银行微信公众号、银行缴费二维码扫码、税银POS机、自助终端等方式进行缴费;还能到参保所在地的办税服务大厅,使用POS机刷卡或现金进行缴费。
城乡居民
- 参保登记:符合参保条件的城乡居民,携带身份证、户口簿等材料,到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乡镇服务中心办理参保登记。
- 缴费:在集中缴费期内,通过线上或线下渠道缴费。线上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支付宝、当地政务服务APP、电子税务局等,选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按提示操作,选择缴费档次或对应标准后完成支付;线下可前往银行柜台、移动设备、办税服务厅等地点缴费 。
支付方式
- 在职职工: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部分根据单位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个人缴纳部分由单位从职工工资中代扣代缴。以养老保险为例,一般个人缴纳工资的8%,单位缴纳工资的20%(各地比例可能有差异) 。
- 灵活就业人员:全部费用由个人承担,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一般为社会平均工资的20%左右(各地标准有别),医疗保险缴费比例约为9%左右(具体以当地规定为准)。
- 城乡居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按档次缴费,如每年200元、500元、1000元等不同档次可供选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则按当地统一规定的金额缴费 。
能否一次性交齐
- 社保:通常不能一次性交齐。不过存在特殊情况,《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已达退休年龄且缴费年限未满,退休后延长缴费5年后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15年;2011年7月1号之前有过缴费记录,如果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后延缴5年之后还是不符合最低缴费年限,可以通过一次性缴费的方式达到最低缴费年限按月领取养老金;在2024年9月13号延迟退休文件下发之后,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不满足最低缴费年限的,可以通过延缴或者一次性缴费的方式满足最低缴费年限按月领取养老金。
- 医保: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未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可以缴费至国家规定年限,但一般不支持一次性随意趸交,各地对补缴政策有不同规定。
- 养老保险: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如果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不足的,可以通过补缴差额年限的方式达到最低缴费年限,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的个体,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不足15年,延长缴费5年后仍未达到15年的,可一次性补缴;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如2011年以前退休的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 ,1961年到1982年间下乡的知识青年,2011年之前已经在当地缴纳了社保的男65女60的退休人员等可一次性补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