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社保 阳光服务丨安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建业务融合发展
安心社保 阳光服务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建业务融合发展侧记
安阳融媒记者 黄亚楠 通讯员 马晓芳
近日,在全省举办的机关党建创新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安心社保 阳光服务”党建品牌被评为全省机关党建创新成果“优秀案例”。近年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秉承为民服务的初心、暖心、贴心、真心、匠心“五心”宗旨,精心打造“安心社保 阳光服务”党建特色品牌,坚持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惠民生促发展守初心
织密兜牢民生底线
“我退休12年了,每年养老金都在上涨,今年又涨了一百多块钱,退休工资每月15号之前都能按时足额发到位,让我们老年人生活无忧,很知足。”家住龙安区的黄女士满脸笑容地说。
去年以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大力开展社保便民惠民活动500余场,倾情服务全市426万参保人员,企业养老金喜迎20年连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10次调增,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保待遇157亿元;助企纾困为企业减负3.27亿元,发放各项惠企资金4410万元;开展“安心社保 护航安全”工伤预防行动,全年工伤保险待遇支出、工伤申请人数同比下降5.0%、17.8%,为职工筑起劳动安全坚固屏障,让更多群众共享社会发展红利。
优服务提效能暖民心
持续提升服务水平
近日,家住安阳县白璧镇杜固村的康连娣到村服务中心办理社保变更手续,仅仅两分钟,办事人员就办妥了她的手续。该村党支部副书记王书宾感慨地说:“以前社保业务要跑到乡镇去办,现在30多项社保手续不出村就能现场办,太方便了。”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员干部紧盯群众需求,主动向前服务,拓展民生服务触达范围,在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成立3703个社保服务网点,实现社保业务“足不出村”“就近能办”;成立便民服务专班,对人社服务大厅两次优化调整,“周六延时服务”“领导带班制度”打通服务堵点;在市民之家设立综合受理窗口,推动实现“退休一件事”高效办理;与金融机构深度合作,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人社服务大厅”,建设便民服务网点109个,受理业务7.3万件,占社保业务办理量的21%,“红旗渠精神便民服务合作网点”荣获全省社保系统“优质服务窗口”。
数字化网上办更贴心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以前工伤治疗要自己垫付医疗费,自从工伤医疗费联网结算后,不用自己垫付,可以直接结算,这为工伤病人提供了很大方便。”工伤职工刘相震说。
为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安心社保 数字赋能”系列活动,推进工伤联网结算,工伤职工从就诊到医疗费结算都可在医院完成;推广社保业务网上可办,“安阳社保”微信公众号社保业务可查可办;开通安心社保“码上服务”高频业务扫码可办,社保业务网上办理量、办理时长等多项经办效能名列全省前列。
解民忧顺民意用真心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安阳作为老工业基地,参保单位欠保情况较为突出,直接影响职工及时办理退休、享受社保待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全力开展欠保治理攻坚行动,通过走访调研、分类施策、干部包联、部门联动,多措并举共清理参保单位欠费11.6亿元,惠及职工17万人。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聚焦群众需求,解决“急难愁盼”,在“党建+信访”上用情用力,通过解决一个人的事,化解一个群体的事,通过解决一件事,化解同类事,2024年信访受理量同比下降45%,千方百计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办成放心事、暖心事、舒心事。
强素质善作为铸匠心
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2024年,我市受邀在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培训会上作“安心社保 阳光服务”经验交流,受到了全国各地同行的充分肯定,同时也展现了我市人社干部能吃苦、善作为、勇担当的精神风貌。
打铁还需自身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注重培养锻造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开展以学习交流业务技能为主的“社保大讲堂”21期,党员干部走进直播间、企业、工地为群众答疑解惑,增强服务本领,赴革命根据地、廉政教育基地开展红色研学,提升党性修养,“大兴调研之风,社保走进县区”,坚持四下基层,走好群众路线。该局先后荣获全省社保经办重点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社会保险经办系统优质服务窗口,五星级党组织、五星级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党员干部荣获全国人社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岗位练兵明星、全省社保经办系统百名优秀社保经办员等荣誉称号。
“立足新起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持续丰富党建品牌内涵,托举民生保障之责,让‘安心社保 阳光服务’走进千家万户,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获得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程晓东表示。
(来源:安阳融媒《安阳日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