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和灵活就业人员密切相关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只有医疗保险有阶段性降低。比如深圳的灵活就业人员医保,从2024年到2025年,费率由8%降低到7%。而缴费压力最大的养老保险,我们只看到最低缴费基数在往上调,没有地方提出要降低费率。


  但是今年,灵活就业人员缴费的春天可能来了。事情源于近日人社部表示,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等人群,需要积极研究完善降低门槛和给予社保补贴等措施。


  这至少说明,上面有研究和考虑相应方案。至于是不是灵活就业人员的春天来了,等具体实施方案落地后才能下结论。


  要想降低参保缴费的门槛,以及降低灵活就业人员的负担,真正有意义的是以下两方面能否突破:


  第一方面,能否降低个人8%的缴费比例。


  若将划入个人账户的8%,下调到5%,整体从20%降低到17%。这样一来,不会降低统筹比例12%,只是降低了个人缴费和个账划入比例。虽然降低了整体比例,但是不影响统筹基金的收入。


  如陕西一名1995年出生,今年开始缴费20年,60岁退休的灵活就业人员。我们会发现,缴费比例下调后,缴费总额下调了,养老金也降低了,回本年限从5.3年拉长到5.7年了。优点是,不影响统筹基金的平衡。


  第二方面,能否突破最低缴费基数的门槛。


  若将最低工资标准做为最低缴费基数,好比之前的深圳。比如陕西,去年的最低缴费基数为4636元,如果将最低工资2360元做为最低缴费基数,那么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就减轻到472元。这样一来,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缺点是回本从5.3年减少到3.7年,基金压力会提前到来。


  综上,灵活就业人员缴费的春天是不是来了,取决于今年是否出台具体的实施方案。若能降低缴费比例或降低缴费基数,那么2亿多灵活就业人员,停保和断保的自然会大幅度减少。从以上两个角度分析,降低个人缴费比例的可行性比降低缴费基数要高,因为其在减负的同时,对于基金的影响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