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振杰 代娟


  “年龄大了不方便,以后养老保险有啥疑问在村里就能办,真是太好了!”8月20日,在延津县塔铺街道办事处王位庄村,担心前几天邻居用手机帮自己交的养老保险没交上,59岁的村民魏保贵到村委会找到社保专员现场查询后,总算放下心来。


  魏保贵体会到的便利,得益于新乡市近期开展的社会保险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今年7月,作为我省社会保险基层服务平台功能试运行工作试点省辖市之一,新乡市在延津县、辉县市、长垣市和卫滨区等四个试运行县区开展社会保险基层服务平台建设,首批在61个乡镇、413个村建成便民服务网点开通受理权限,实现乡镇(街道)、村(社区)社保业务经办“就近能办”、“足不出村”,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和延津村民魏保贵一样,在新乡市四个试运行县区的413个村,群众不出村即可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登记、养老保险费补缴申报和待遇核定、暂停等18项社保高频事项。其中,延津县在首批村级服务网点示范启动后,目前已在全市率先全域推广。


  相关业务下沉到村,乡镇一级社保经办机构也不闲着。根据社会保险基层服务平台建设要求,新乡市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全省通办”覆盖范围,将“全省通办”530个事项下沉到乡(镇)、街道受理。“乡里企业多,灵活就业人员多,过去职工参保只能去县里,如今我们下沉一些业务到村后,腾出更多精力,能更好地做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社保服务。”在延津县僧固乡便民服务中心,社保工作人员焦超冉介绍说。


  在新乡市卫滨区幸福里社区,工作人员赵新芳担任劳动保障协助员已经十几年了。“过去虽说社区也可以代办业务,但群众来办事需要先收取材料填写表格,我们再去街道或者区上跑。”赵新芳笑着说,“办个业务,一多半时间都耽搁在了跑腿上!如今十几项社保高频业务下沉到社区,我们只需要守着电脑,省了跑腿,提了效率。”


  为解决办理社保业务时手机扫描上传证件不清晰不准确的问题,卫滨区还为15个试点全部配备专业高拍仪,和系统电脑直连,进一步提升办理质效。过去需要三个工作日的业务,群众备齐材料3分钟就能搞定。


  据介绍,新乡市社保中心近年来不断优化社保便民服务,此前与9家银行携手在全市城区和县区范围内建立113个“社会保险便民服务合作网点”,将社保业务经办服务从社保经办大厅横向延伸到群众居住地周边,着力打造“15分钟服务圈”,推动实现社保业务“马上办”“就近办”。此次加强社保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是将社保业务经办服务从县区纵向延伸到乡镇(街道)、村(社区),实现了社保业务全覆盖,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新乡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市将全面推广社保基层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优化社保服务、提升经办效能,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便捷度、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