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朋友在后台给我们分享了自己的早期购险经历:


  较早接触保险或者有线下买保险经历的朋友,都可能遇到过这种情况,也会有差不多的疑惑:


  这种啥都能保的产品看起来保障很全面,但价格都比较贵,如果买了,有没有必要退保?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类保险,主要内容如下:


  • 啥都能保的保险,保障咋样?
  • 自己配置保险,有什么区别?
  • 买了“捆绑型保险”,要不要退保?

      啥都能保的保险,保障咋样?


      去超市买东西,能看到一些搭配出售的促销商品,比如薯片+可乐。通过这种形式,超市能卖出更多的库存产品,我们也能少花点钱买到更多东西。


      啥都能保的保险也类似,一张保单就能保医疗、疾病、意外、身故等多种情况,俗称“捆绑型保险”。


      不同的是,捆绑型保险的价格往往比较贵,保障也并不如看起来那么全面,我们直接以一张保单为例:


      这是一位24岁男性朋友的保单,主险为31万保额的终身寿险,保额偏低。


      寿险的作用是身故后赔钱,能给家人一定的经济保障,应该优先提高工作阶段的保额。比如同样的钱,保到六七十岁,可以买到上百万保额,远比低保额保终身更有价值。


      同时,它附加了终身重疾险、长期意外险和三份短险,咱们分别来讲一讲保障怎么样:


  • 终身重疾险

      附加的终身重疾险有30万重疾保额,70岁前轻症可赔6万。


      它的重疾保额还跟终身寿险共用:


      要是先赔了重疾险的30万保额,终身寿险也会扣掉30万保额,只剩下1万能赔;要是赔了终身寿险,那重疾险就一点赔不了了。


      本身保障就比较弱,还要共用保额,算是一个明显的“坑”。


  • 长期意外险

      保46年,意外身故和伤残保额只有25万,每年保费却要975元,性价比很低。要知道,现在一年期意外险两百多就能买到100万保额。


  • 短险

      有三份附加险,分别为住院医疗险、住院日额医疗险、意外医疗险。


      住院医疗险可报销80%社保内医疗费用,单次住院报销上限为3000元;住院日额医疗险,住院每日给付100元津贴;意外医疗3万保额。


      这些保障,或许能够覆盖小病小伤住院的费用,但面对大病、严重受伤住院的情况,压根不够。


      而且它们都只能保证续保5年,很多朋友却可能会误以为也是终身保障,万一没有及时续保,需要用的时候就没有保障了。


      说白了,虽然捆绑型保险在保单管理和理赔方面比较方便,但保障力度大都很弱。


      如果是自己去做类似的险种配置,可以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全面的保障,接下来咱们就来详细对比一下。


      自己配置保险,保障更全面


      我们各挑了一款当前比较热门的产品,来跟上面的案例保单对比一下,看看具体差异:


      24岁男性方案


      我们搭配了两套方案,在产品选择上有较大变化,价格比捆绑型方案都便宜了2000块左右,整体保障也都更好一些,咱们来看下差异。


      1、方案一:30万重疾+身故保额,价格更便宜


  • 身故与疾病保障:选择30万保额保终身含身故的重疾险,比捆绑型保险少了1万身故保额,但多了终身的轻中症保障,价格也便宜了一千出头。
  • 医疗保障:选择20年保证续保的百万医疗险,不限社保能100%报销,还有外购药保障,能更好地解决大病医疗费用。
  • 意外保障:有50万身故/伤残保额,还有不限社保的意外医疗保障,价格只要150元。不过它是一年期产品,要注意及时续保。

      相比捆绑型保险,这套方案的身故与疾病保障差不多,医疗和意外保障更全面,省下来的钱,完全可以再拿来增加重疾险保额。


      2、方案二:50万重疾+身故保额,搭配更科学


      这套方案的医疗保障和意外保障与方案一选择的产品一样,我们重点看身故保障和疾病保障。


  • 身故保障:选择定期寿险,50万保额保至70岁。
  • 疾病保障:选择50万保额保终身的重疾险,轻中症同样是终身保障。

      相比捆绑型保险和方案一,这套方案选择定期寿险,只保到70岁,重疾险还是保终身,保额都买到50万。


      这样在承担经济责任的重要阶段,如果不幸身故,家人可以拿到更多钱;如果患上重疾,自己也能有更多的理赔金来弥补收入损失。


      同时不会出现“保障期间内赔了重疾保额,身故保额也会扣掉”的情况。


      70岁后我们已经退休,身上没什么经济重担,即便没有身故保障,对家庭也没太大影响。


      如果确实有财富传承的需求,想在晚年通过寿险给家人留一笔钱,那在确保当前阶段保障充足的情况下,选择终身寿险也没有问题。


      总的来说,无论方案一还是方案二,性价比都要比捆绑型保险更高。不过这只是给大家参考参考,看看自己配置方案能有什么差异。


      关键还是选择更灵活,可以结合个人需求选择产品以及保障时间、保额等,把钱花到实处。


      如果不知道自己该配置哪些保险,或者想制定合适的方案,可以点击这里【保险严选】,预约1V1咨询,会有专业的规划师给大家讲解产品、规划方案。


      买了捆绑型保险,该怎么办?


      一些较早接触线下保险的朋友,在不太了解的情况下,可能已经买过捆绑型保险,现在不知该如何是好。


      如果产品保障还不错,或者已经买了比较长时间比如七八年,在缴费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建议继续持有。


      因为退保损失较大,能拿回来的钱较少。要是觉得保障不够,那么可以考虑再加保一些高性价比的产品。


      如果缴费压力比较大,难以负担后续保费,或者健康情况有变化,那建议先配置好预算范围内其他合适的产品,再考虑退保,避免退保后买不到合适的产品,没有保障。


      另外还有一种方式,如果主险符合自己的保障需求,附加险不符合,那么可以问问保险公司能不能单独退保附加险,保留主险保障。


      这样退保损失小一些,也能购买其他符合需求的产品。


      总的来说,是否退保要结合咱们的缴费情况、产品保障情况以及能否接受退保损失等方面综合考虑,切莫直接退保,免得失去保障。


      写在最后


      俗话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句话用在保险上也非常贴切。


      而大多数捆绑型保险违背了这一原则,希望一套方案所有人都适用,不考虑个人的实际需求。


      大家在购买保险时也要擦亮眼睛,不了解的产品不要买,买的时候一定要确保符合个人需求。


      如果今天的文章对你有用,就在文章底部点个“赞”吧,也欢迎留下你的看法:)


      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


      关注深蓝保,回复【福利】,可免费领取:


      《社保手册》《医保攻略》《保险方案》《防坑攻略》等超级干货资料。


      帮助大家「认识保险、买对保险」是深蓝保的初衷,如果你有任何保险问题尽管找我,我将用从业6年的经验给您合适的建议;


      通过深蓝保投保的粉丝,一旦出险,我们将全程协助理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