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小哥终于有社保了?背后藏着多少行业暗战与人性挣扎?
2月19日,京东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逐步为全职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同一天,美团也宣布将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预计从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逐步实施。此前,美团已在人社部指导下启动了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出资14亿元为试点省市的骑手缴纳职业伤害保费。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外卖行业在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美团披露,自2022年起已投入14亿元试点职业伤害保障,覆盖7省市骑手;京东则凭借物流基因,试图以“五险一金+0佣金”组合拳撬动市场。骑手群体对此反应复杂:有人感慨“终于能老有所依”,也有人担忧“工资缩水、政策落地难”。这场“社保革命”是真心实意的权益升级,还是资本博弈的新筹码?答案或许比想象中更撕裂。
掌声背后其实有以下五大追问。
1. 企业成本VS社会责任:平台的钱包扛得住吗?
京东为130万达达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美团覆盖超百万骑手,单月新增成本或达数亿元。专家盘和林直言:“京东这一步前途未卜,若无法平衡成本与竞争力,可能反被拖垮。” 美团虽体量更大,但其2023年财报显示,骑手成本已占总收入70%,社保加入后盈利压力陡增。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用工性质:平台长期以“合作关系”规避劳动关系责任,如今社保缴纳是否意味着默认雇佣关系?若未来劳动仲裁中以此为依据索赔,平台或将面临天量诉讼。
2. 骑手“到手工资金字塔”:要社保还是要现金?
一位北京众包骑手坦言:“我月跑单收入7500元,若扣掉社保个人部分,到手少1000多。老家父母等着钱治病,你说我怎么选?” 学者指出,社保本质是“用当下收入换未来保障”,但对负债率高、流动性强的骑手而言,短期生存需求远大于长期规划。 美团虽承诺“不降低骑手收入”,但羊毛出在羊身上——若平台通过提高订单抽成、压缩配送时间转嫁成本,最终仍由消费者和骑手买单。
3.“稳定兼职”定义权:谁被排除在社保大门外?
政策仅覆盖“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但平台对“稳定”的解释权成谜。以美团为例,2023年“全年接单260天以上”的骑手仅82万人,而注册骑手超700万。那些日均工作10小时、却因跨平台接单被认定为“非稳定”的骑手,可能成为政策盲区的牺牲品。更尖锐的问题是:社保缴纳会否倒逼平台收缩用工灵活性?若平台为控成本减少兼职岗位,数百万骑手的就业机会或将缩水。
4. 行业洗牌暗战:京东“社保+0佣金”能否撼动美团帝国?
京东此次打出一套“组合拳”:为骑手缴社保、对商家免佣金、高薪招募地推团队,首批强攻39座经济重镇。分析师邓斌指出:“0佣金对美团威胁更大,若跟进则年损百亿收入,不跟进则面临商户流失。” 这场较量已超越社保本身,成为资本重塑行业规则的生死局。
5. 制度滞后之困:灵活就业者的“安全带”谁来系?
我国灵活就业者达2亿人,但传统社保体系基于“劳动关系”设计,与外卖行业“专送+众包+乐跑”的多元模式严重脱节。尽管2023年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推进,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核心权益仍悬而未决。学者呼吁:“必须通过立法将‘平台责任’刚性化,而非依赖企业‘良心发现’。”
综合来看,外卖平台给骑手缴纳社保是大势所趋,也是保障外卖员权益的重要举措。虽然目前存在诸多争议,但不能因噎废食。对于外卖员担心的收入问题,可以通过合理调整社保缴纳比例,或者平台适当提高单价等方式来缓解。例如,根据外卖员的收入情况,制定差异化的社保缴纳方案,让收入较低的外卖员缴纳较少的费用,同时保证他们享受到基本的社保权益。
各位读者朋友,你认为外卖员社保问题该如何更好地解决?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个关乎民生的话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