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这样交社保统统违法!这3种坑人套路,员工别吃哑巴亏!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小王啊,试用期过了再给你缴社保,这是行规!”某公司HR的这句话,让应届毕业生小李白白损失了三个月社保权益。其实这样的“行规”早被法律明令禁止——根据《社会保险法》和《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社保是铁打的法律义务。但现实中仍有三种常见套路在侵害劳动者权益,今天就带大家拆穿这些违法操作,手把手教您守住自己的社保钱袋。

第一种套路:试用期不缴社保
“先干三个月看看,转正再缴社保”是不少企业的惯用话术。实际上,《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白纸黑字写着: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办理社保登记。重点来了:哪怕只工作一天,企业也得开始算社保账。
破解指南:
保留入职通知、考勤记录等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
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查询参保状态
遭遇欠缴立即拨打12333投诉

第二种套路:让员工签自愿弃保协议
“每月多给你发500块,社保自己交更划算!”这种看似双赢的协议实则是违法陷阱。法律早就划出红线:《社会保险法》第六十条规定,社保缴费不得通过约定变更或放弃。即便员工签字画押,这种协议也属无效。更扎心的是,企业省下的社保费远多于给员工的补贴——按2025年全国社保缴费基数下限5869元计算,企业每月本该缴纳养老(16%)、医疗(8.5%)、失业(0.5%)等险种合计约1500元,而给员工的补贴通常只有三五百元。
关键提醒:
收到《自愿弃保协议》立即拒绝并留存证据
已签署协议的,可向社保稽核部门举报要求企业补缴
注意!即便签了协议,发生工伤企业仍需全额赔偿

第三种套路:不签合同就不缴社保
“没签劳动合同,凭什么给你缴社保?”这种说辞把不少打工人都唬住了。其实《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凭借工资转账记录、工作服照片等也可作为证据。
这里有个重要知识点:社保缴费与劳动合同签订是两码事。企业应在用工30日内签合同、办社保,二者缺一不可。2025年人社部数据显示,建筑、快递等行业中,23%的劳动者因“没签合同”被克扣社保,而这些企业最终都被处以应缴金额1-3倍罚款。
取证攻略:
工资条、银行流水(显示公司账户发放)
工牌、工服、考勤记录
工作群聊天记录、派工单
同事证人证言

试用期欠缴、诱导签弃保协议、不签合同不缴社保——这三种套路已让数百万劳动者吃了暗亏。如果您正遭遇这些情况,记住三招反击:
留证据:保存一切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
敢说不:对违法操作坚决拒绝并及时举报
会维权:拨打12333或登录“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平台”投诉
2025年社保缴费基数即将上调,这意味着企业违法成本会更高。与其事后追讨,不如提前防范。您或身边亲友遇到过这些社保陷阱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经历,大家抱团取暖,让无良企业无处遁形!
信息源
上海人社:试用期不缴社保,待考核通过后补缴,可以这样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