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联动服务,东城653家参保企业累计缓缴社会保险费1.05亿元
北京市近日发布《关于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铁路运输企业阶段性实施缓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的通告》后,东城区迅速行动,通过多渠道开展政策宣传,多部门联动服务企业,截至目前,共有653家参保企业申请通过,涉及参保职工4.2万名,累计缓缴三项社会保险费1.05亿元。
拉网式宣传
纾困政策精准覆盖辖区企业
“我们从‘东城人社’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了消息,就赶紧过来申请了。”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湖南大厦社保经办人郝女士顺利完成了企业缓缴社保申请,“真的很顺利,全程不到十分钟就办好了。”
据了解,政策发布后,东城区迅速对辖区企业进行宣传,并在“东城人社”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了“东小保问与答”、《阶段性缓缴政策十问十答》等系列政策解读。在办事大厅,遇到有需要咨询服务的企业,社保中心工作人员会耐心为其解答,并叮嘱经办人员关注“北京人社”及“东城人社”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最新政策。此外,工作人员还为辖区困难企业提供24小时在线答疑服务。

“东城人社”微信公众号推出“东小保问与答”系列政策解读
与此同时,东城区人力社保局积极与区级部门联动,主动联系区商务局、文旅局、交通委等五大行业主管部门,确保政策宣传范围全覆盖。借助区人力社保宣传员工作群、区中小企业纾困群,将政策输送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楼宇物业管理群,实现政策精准覆盖。“辖区内有很多餐饮和零售聚集地,如簋街、前门大街等均属于五大行业范畴。”东城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社保中心工作人员瞄准特色商圈,与簋街管委会联动,将政策送到商户手中。
花家怡园作为簋街商圈的典型代表,在北京市有5家分店。疫情防控期间,花家怡园迅速调整营业模式,将堂食改为线上配送,但用工成本压力仍然较大。在接连收到东城社保中心发送的三轮提醒短信后,社保经办人李女士又接到了簋街管委会工作人员的电话提醒。“那一刻觉得心里暖烘烘的,感觉很多部门都把我们企业的困难放在心上,想办法为我们排忧解难。”随后,李女士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网上申请。
管家式服务
优化模式解决企业个性化需求
近年来,东城区打造的“紫金服务”品牌已深入人心。东城区人力社保局既是区里管家团的成员,也一直为参保企业保驾护航。今年,东城区人力社保局推出“1+5+N”服务模式,即以社保服务为核心,以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居住证办理、企业用工指导等为抓手,同时关注企业个性化需求,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将惠企政策红利释放到最大化。
作为东城区百强企业,京港地铁也面临疫情带来的考验。在看到社保重点服务企业群里的推送后,企业人事负责人第一时间完成申请,涉及两家公司的8400多名员工。“真是一场及时雨。”在服务专员回访时,该负责人感慨道。得知该企业近期有招聘需求,社保中心迅速与公服中心联动,为京港地铁发布100人的岗位需求,开办3场招聘和1场直播带岗。
作为2021年区财源引进单位,美菜网在保民生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咨询缓缴政策时,企业公共事务总监罗女士有些疑虑,有3家参保单位在外区,东城社保中心能受理吗?“您放心吧,参保地有区域区别,社保服务没有边界。”服务专员的回答让罗女士吃下一颗定心丸。围绕企业提出的个性化问题,服务专员24小时在线,反复与市社保中心、区市场监管局沟通,最终2家子公司顺利通过缓缴申请。罗女士竖起了大拇指:“东城的服务实在暖心。”
截至目前,东城区共有653家参保企业申请通过,涉及参保职工4.2万名,累计缓缴三项社会保险费1.05亿元。记者了解到,随着6月2日北京市新一轮纾困政策《关于扩大阶段性缓缴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办法的通告》的发布,东城区人力社保局工作人员迅速开启2.0服务模式,让辖区更多参保企业享受到惠企政策,携手共渡难关。
文字:刘旭阳
编辑:陆瑶
审核:魏晓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