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拿赔偿,得补偿金!单位不买社保,员工就这样依法维权
大家好,我是强哥
用人单位未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员工怎么依法维权和得到赔偿?
现在有不少的私人企业或民营企业,为了降低用工成本和提升企业经营利润,急速扩大生产规模,基本上没有给员工们缴纳社保费。

这种现象可能在一二线城市比较少见,但是在三线以下的中小城市、偏远小县城、甚至乡镇等地方比较常见。
这种不缴纳社保费的情况比较普遍的另一种原因,是出于地方保护主义等。当地政府为了增加财政税收,一心只求经济增长率,却太少在意员工的社保问题。

表面上看不买社保对员工没有什么不利和损失,但是只要懂点社保法的人都知道,单位这样做却是严重损害了员工的切身利益的,并且后果还挺严重的。
劳动者最终的后果就是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却办不了退休,没了养老金!晚年怎么办?遇到这种情况,员工怎么维权?怎么依法得到经济补偿或赔偿呢?

为了把这个经典的职场问题系统性的进行阐述,根据相关法律条款讲清楚明白,让大家容易看懂,容易参考和以最低代价上手实际操作;下面我分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如果大家对这些社保相关内容感兴趣的,欢迎继续看下去,定当有重大收获!建议收藏这篇职场维权专门文章,方便各位急时之需作参考。
单位没有为员工购买社保是一种违法行为
单位不给员工购买社会保险定性为一种违法行为是有法律依据的,包括来自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等。

所以,只要员工与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根据相关规定,单位就应当为员工购买社保,这是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执行的义务,如果单位不给员工购买社保,那就是与社保法相对抗的行为,即违法行为。
并且,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购买社保,不仅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法律强制履行的义务,因此,得把这种行为的性质搞明白,然后才好维权。
单位不给员工买社保的违法行为之法律依据条款
上面讲到用人单位不给员工购买社保是一种违法行为,那么其定性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有哪些法律条款可以作为判定依据?我们在实际维权中只有掌握了这些相关法律条款,才能胜之有道。
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列明:
(一)用人单位给员工购买社会保险的强制性规定
1、社保法第58条已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自用工之日起给员工办理社保和为其缴纳社保费。
原文:
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2,劳动合同法第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要参加社保并缴纳保险费。
原文:
《劳动法》第72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单位不给员工买社保的法律后果
若用人单位未给已建立劳动关系的员工购买社保,其法律后果是相当的严重,除了罚款和加收滞纳金之外,还会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同时,还必须立即补缴应当为员工缴纳的社保费用。
既然不给员工购买社保的风险比较大,建议老板们还是不要去冒险,该买的得买,该花的钱还是要花。节约人工成本可以从提高团队工作效率,精简机构,及淘汰效率低下的人员着手。
那么,具体而言,按照《社保法》、《劳动合同法》及其他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不给员工买社保的主要法律后果有如下几方面:
(一)从《社保法》方面看,有以下法律后果

根据《社保法》第84条和86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没给劳动者办理社保登记和缴纳相应的社保费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包括:限期整改、罚款、补缴社保费、加收滞纳金等。而且对单位主管社保工作的人员也有处罚。
来看法律原文:
第八十四条
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六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二)从《劳动合同法》方面看,有以下法律后果

按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第(三)款的规定,如果单位没有给员工买社保,那么,员工可以主动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同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一)款的规定,员工主动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还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来看法律原文: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其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参照《劳动合同法》第47条之规定,主要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的工资,不满一年但在6个月以下的算一年工龄,补一个月工资,6个月以下算6个月工龄,补偿半个月工资。
来看法律原文: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三)从其它相关法律来看,有以下法律后果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一条的相关规定,如果单位没有给员工买社保,那么员工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单位赔偿相关损失。
来看规原文
第一条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若遇用人单位不给买社保,员工应当怎么维权
如果劳动者刚好有遇到单位长期不给自己购买社保,那么作为劳动者本人应当怎样依法维权呢?这里我要强调一下,是依法维权!不是非法维权!
因为只有依法维权,我们才能合理合法,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才能成功得到赔偿和补偿金。
那么具体怎么来维权呢?归纳总结起来就是按下面几个步骤去做就可以了:
第一、收集好相关证据材料,主要包括:证明劳动关系、证明劳动报酬、出勤记录、工作内容、员工身份等资料。

比如说,入职登记表、劳动合同、工资条、工资签名表、打卡记录、考勤表、签到表、工作牌、工作服、工作文件资料(含音像资料)等。
第二、向当地社保征收机构或人社局举报
单位没有给员工买社保这事情,以前是由人社局管理投诉,现在主要由社保征收机构来管理相关举报和投诉,现在主要是当地的国家税务局管理。所以没交社保这事直接向当地国税局社保自征收科举报就可以了。
当然,你如果不知道,去当地县级人社局社保管理科室举报,他们也会给你说,让你到国税局去处理。
第三、向当地法院起诉
如果单位没经员工缴纳社保,经过多次协商却终达不成一致,最终,劳动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在这里,可能有朋友会问,这事怎么不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呢?
原因是:社保费用征缴是当地国税局在管理,也不属于人社局审理的案子,不属于劳动仲裁机构仲裁范围的案件,所以,不要去申请劳动仲裁,因为你去了人家也是不受理。
最后,我再说一句大实话:如果朋友们真有人遇到这类事情,可以主动去维权。如果你收集到的相关证据商资料比较全面,打赢官司也是一件不大的事,不要担心维权成本,其实在你手里有充分的证据时,成本是比较低的,可能就是会耽搁你一些时间和精力,经济上花不了多少钱。法院起诉成本才十元。如果你要请律师那当另算了。
所以,用人单位不要去冒这个险,员工只花几十元和一些时间来维权,就可以让单位损失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另还得交罚款、滞纳金和受到当地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一旦形成司法案件,审理的结论会留在企业公示信息上,全国人民都可以查到的,这个代价是不是有点大啊。

好的,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觉得我这篇文章有价值,能帮助到不少的劳动者,那么,欢迎你们关注、点赞、分享和转发,在此表示非常的感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