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由成都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指导,成都发布、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蓉城政事承办的“民呼我应——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题报道已经启动,时间将持续至今年年底。
10月25日-30日,专题报道将聚焦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领域,联合有关部门共同推动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社保养老”诉求与难题,让社会保障发挥更大程度的现实效用,更好地服务于民,让养老服务事业更进一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颐养。

  【你提我办】


  近日


  有市民表示


  不知道自己的参保条件能否投保“长照险”


  还有市民不清楚能否参与长照培训


  ……


  作为人社部15个试点城市之一,成都于2017年7月启动长照险试点。在今年的成都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第二批项目清单中,成都市医保局将深化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试点工作作为聚焦服务“一老一小”的重要内容,把成年城乡居民纳入试点保障范围,实现制度城乡一体,还要将省本级参保人员纳入试点保障范围,实现同城同待遇。


  从今年1月起


  将成年城乡居民纳入长照险保障范围


  家住彭州市的楚婆婆患有严重的阿兹海默症,逐渐丧失了基本的自理能力,但由于参加的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所以一直未能申请享受长期照护保险待遇。受经济条件限制,楚婆婆子女的收入无法负担其治疗费用。


  今年出台的长照险新政中,明确了自2021年1月起,将成年城乡居民群体纳入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保障范围。和楚婆婆一样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也同样可以申请成都长期照护保险。


  袁婆婆今年88岁,10年前确诊帕金森,又突发脑梗,卧床多年,并发多种老年高危疾病、身体机能退化,完全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但受保障范围限制,作为省本级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也不能申请享受长期照护保险待遇。


  今年1月,省市医保局协同,印发《关于省本级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参加成都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通知》,明确2021年2月将省本级纳入长照险保障范围。至此,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实现了城镇职工、城乡居民、省本级全覆盖。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共有1443.31万人参保,其中包括城乡居民426.54万人,2021年1月-2021年9月期间,成年城乡居民共有11741人次申请,评估为重度共8923人,其中,重度失能人员6943人,重度失智人员1980人。2021年2-9月期间,省本级参保人员共有1499人计1536人次申请,评估为重度共1171人,其中,重度失能人员908人,重度失智人员263人。


  预计从明年7月起


  成都有望实现城乡居民社会支持类上门服务


  家住温江区的刘婆婆今年96岁,女儿今年69岁。因为疫情,女儿在家中独自承受照顾母亲的重担。由于未经照护培训,加之年龄较大,在照护刘婆婆时,她有过不少困扰,也走了不少弯路。


  “喂药会漏出来、洗澡也不方便……因对专业照护技能不了解,在照护中不仅没解决母亲的问题,有时还会面临较大风险。”


  记者从成都市医保局生育长照处了解到,成都市借鉴德国、日本等国家经验,支持家属等照护人员经过免费的规范化照护技能培训后为失能人员提供基础照护服务,促进产业人力资源储备和就业脱贫。


  此外,成都市医保局针对城镇职工失能人员家属难以提供或风险大、专业性强的服务项目,叠加社会支持类机构提供的上门专业服务,进一步降低了家庭照料负担,促进了产业发展。截至2021年9月30日,成都共有协议照护机构181家,其中,可提供社会支持类上门照护服务的机构111家,大量本地医养结合机构(含顾连等已引入企业)积极拓展上门服务。截至今年9月,成都共有2.18万人享受社会支持类上门服务31.50万人次,占居家照护群体的90.4%。


  成都市医保局生育长照处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市医保局将深入调研农村地区服务供给能力,科学论证城乡居民基金承受能力,计划于2022年7月实现城乡居民社会支持类上门服务。同时,充分了解城乡居民缴费意愿,结合上海等先发城市筹资情况,逐步提高成都城乡居民个人缴费和财政补助标准,稳步促进城乡待遇均等化。


  探索开展异地评估员集中培训也被纳入工作计划,市医保局将指导承办商保公司延伸经办服务半径,计划于2022年起,在成都平原经济区范围内率先探索开展省内异地长期照护保险待遇保障试点,适应超大城市人口流动性特点。


  成都市医保局还将以课题形式研究中度失能人员照护服务需求及未成年人失能评定标准,探索将辅助器具租赁纳入基金支付范围,力争在2022年7月启动实施,适时扩大制度保障范围。


  异地就医报销难,怎么办?


  公司一直按最低基数申报社保缴费基数


  这合理吗?


  市民反映的上述问题,回应来了!


↓↓↓

  @杨先生:我爷爷是青白江区一单位的退休职工,公司之前为爷爷购买的是青白江区社保,但爷爷的户籍在连云港,现在爷爷生病住院需要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公司告知说已经办理成功了,但我们在医院里还是无法报销。


  青白江区:经查,您爷爷无法异地刷卡结算的原因系社会保障卡医疗归属地是四川省省本级,而医疗关系为成都市参保,需将社会保障卡归属地转入成都市本级方可在异地联网医院刷卡报销。办理社保卡归属地转移渠道为街道(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现场办理或“天府市民云”APP网上办理。


  @林女士:我2007年在北京买过城镇职工社保,今年10月在青羊区社保局办理转保业务时,工作人员告知我的医疗险不计入年限,养老险可以计入年限,请问是否有这样的规定呢?


  青羊区:按照《关于做好进城落户农民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关系转移接续工作的通知》(成人社办发〔2015〕242号)文件规定:“跨统筹地区转入我市就业,并参加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在我市实际缴费年限连续不间断满15年或累计满20年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继续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因此其在北京市的缴费年限不属于我市实际缴费年限,故不能累计。


  @刘女士:我们公司是青羊区一家建筑企业,想咨询一下政府对于小微企业是否有相应的补贴?


  青羊区:经调查,您想咨询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按照《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申报审核有关问题的通知》(成人社发〔2016〕65号)文件精神,新招用应届高校毕业生(含上年度毕业生和异地户籍毕业生),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小微企业,可申请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


  @王先生:无论工资多少,公司全按最低基数申报社保?


  成都市人社局:用人单位按职工个人上月工资(或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申报各项社会保险缴费基数,职工工资按照国家统计部门规定的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确定。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用人单位应当按职工实际工资收入申报社保缴费基数。各险种统一使用四川省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核定缴费基数上下限。


  当职工工资低于缴费基数下限,用人单位按职工实际工资收入申报,社保经办机构按缴费基数下限征收;当职工工资处于缴费基数下限和缴费基数上限之间,用人单位按职工实际工资收入申报,社保经办机构按申报的职工实际工资征收;当职工工资高于基数上限,用人单位按职工实际工资收入申报,社保经办机构按缴费基数上限征收。


  @王女士:我于2020年7月考取了中级茶艺师证书,今年下半年我才拿到证书,该证书本来可以申请领取证书补贴1500元。由于我的社保在四川天府新区,近期我到四川天府新区社保局办理领取证书补贴时,被告知社保未满足36个月,不能领取,但我在报考时并没有这样的规定。


  四川天府新区:经核实,您在成都市累计缴纳失业保险金不足36个月,目前为四川天府新区企业在职职工,符合全民免费技能补贴申领条件。请您携带:1.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2.已激活金融功能的成都市社保卡原件及复印件;3.资格证书原件和复印件;4.网上查询证书截图打印件;5.申领补贴当月缴纳养老保险明细表;6.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到四川天府新区就近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办理。


【这趟民意直通车,欢迎您继续搭乘!】
即日起,您关心的有关“公共服务”的大事小事,都可以通过成都发布、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蓉城政事的“民呼我应”群众诉求线上征集平台留言给我们!
“公共服务”主题月将从9月23日持续至10月30日。期间,活动聚焦四个“公共服务”细分板块,分别为交通出行、教育卫生、社保养老和文化体育。
那么问题来了
究竟如何参与?

  1、关注成都发布,在主页面点击右下方“小布服务”菜单后,再点击进入“留言板”,说出你的烦心事。


  


  


  


快来参与吧!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 叶燕 王培哲
综合 | 红星新闻
成都发布编辑 | 孟孃 语伞
扫码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