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用大白话说一说缴费基数在计算养老金过程中的重要性。


  缴费基数,就是?我们每个月缴养老保险的“标准工资数”?,它直接决定了我们退休后能领多少钱。简单来说:就像存钱一样,?交得多,存得多,将来领得就多?。


  我们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一. 缴费基数决定我们每个月缴多少钱?

  ?上班族?:公司给我们缴养老保险的基数,一般是按照我们去年平均工资来算的。比如,我们去年平均月薪5000元,那缴费基数就是5000元。不过会有三个缴费档次可供选择:


  低档:不能低于当地平均工资的60%(比如当地平均工资8000元,最低基数就是4800元)。


  中档;简单的说,我们当地平均工资是8000元,那缴费基数也就是8000元。


  ?高档:不能超过当地平均工资的300%(比如最高基数就是24000元)。


  也就是,如果我们工资低于最低线,按最低档缴;高于最高档,按最高档缴。


  ?灵活就业的人?(比如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可以自己选缴费基数,比如手头紧就选最低档,条件好可以选高一点的档,但也是在60%-300%之间选?。


  大白话总结?:缴费基数就像我们存养老钱的“档位”,档位越高,每个月交的钱越多,但将来领的也越多。


二. 缴费基数直接影响退休后能领多少钱?

  养老金的计算分两部分,都有和缴费基数挂钩:


  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是:?(当地平均工资 + 我们缴费基数的平均数)÷2 × 缴费年限 × 1%?。


  关键点?:缴费基数越高,平均数就越高。比如:我们一直是按最高档(300%)缴费,那平均数就是3.0。


  如果按最低档(60%)缴费,那平均数就是0.6。


  假设,当地平均工资8000元,某一参保人缴费年限30年,是按照60%档缴费,那他的基础养老金就等于:


  基础养老金 = (8000 + 8000×0.6) ÷2 ×30×1% = ?1920元/月?;


  假如是按照300%缴费,那他的基础养老金就等于:


  基础养老金= (8000 + 8000×3.0) ÷2 ×30×1% = ?4800元/月?。


  显而易见,差距直接翻倍?。


  ?个人账户养老金?:我们每个月缴的钱(比如工资的8%)会存进个人账户,退休后按月发给我们。


  比如,我们按5000元基数缴费,每月存400元(5000×8%);按10000元基数缴费,每月存800元。


  假设缴费同样是30年,按5000元基数存的钱是14.4万,按10000元就是28.8万,退休后每月领的养老金就相差一倍?。


  ?大白话总结?:缴费基数高,相当于给未来的自己多存了一笔钱,退休后每个月的退休“工资”自然更高。


三. 缴费基数还影响养老金每年涨多少?

  国家每年会给退休人员涨养老金,涨的幅度大小也和缴费基数有关:比如,今年的养老金涨幅规定是5%,其中一部分按比例挂钩(比如我们原来养老金高,涨的金额就多)。


  如果参保人甲原来养老金3000元,乙5000元,同样是涨5%,甲涨150元,乙涨250元,差距自然会越拉越大?。


  ?大白话总结?:年轻时多缴点,退休后不光领得多,每年涨得也比别人多,就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举个现实例子?,老张和老李?工龄都是30年,但缴费基数不同,老张按60%基数缴费交(每月缴费384元),退休后养老金大约2000元;而老李按100%基数缴费(每月缴费640元),退休后养老金大约是3500元。


  两个人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就会相差1500元,一年是1.8万,十年有相差18万?元。


  ?那我们普通百姓要注意什么呢??


  ?上班族?:如果公司按最低基数给你缴社保(比如你工资是1万,公司按5000元基数为你缴费),那你的养老金就会吃亏!这种情况可以找公司协商或投诉?。


  ?对灵活就业人员来讲:手头紧的时候可以选最低档,但尽量别断缴;经济宽裕的时候,咱们再选择高档次缴费,这样,我们晚年养老金会更宽裕?。


  ?对快退休的人来讲:最后几年尽量提高缴费基数,因为养老金计算时更看重近几年的缴费水平?。


  ?来个总结?,缴费基数就像种庄稼时的种子,种子撒得多,收成自然好。年轻时多缴点养老保险,退休后每月就能多领钱,生活质量就会更有保障。?还有,要树立一个正确的养老金缴费观念,在私人小企业工作的一定要注意老板是否存在损害我们个人利益的行为,灵活就业人员交社保要注意的是:千万别短视的觉得“交最低档划算”,眼下是花钱少,压力低,但从长远看吃亏的还是咱们自己。


  ?